所以他們更多的是專注於更加細微的方面。

比方說,司銘見到的一些論文:

關於神秘呼吸法第三段呼吸節奏的部分改進。

基於麥克斯理論對神秘呼吸法的淺析。

論腹外斜肌律動對呼吸法效果的影響。

……

這些論文不見得多麼高瞻遠矚,但是卻是填充呼吸法這座大廈必不可少的部分。

司銘就算再天才,計算力再強,也不可能一個人搞定關於呼吸法的所有研究。

而這些科研民工卻能很好地搞定這一點。

可以預見的是,現在的研究室當中,不知道有多少隻科研狗正在辛苦地進行著各種實驗和工作。

如果司銘沒有得到系統的話,或許也會是其中的一員。

在實驗室幹著刷試管之類的工作。

但是不得不說,這所有的工作堆積起來,就造就了現在學院的成體系的呼吸法理論。

司銘已經利用這幾天的時間在腦海裡把學院的研究理論和自己的研究做結合,提升自己的思路。

同時,他根據自己這些日子在腦海中製作的研究模型開始對眼前的資料進行分析。

原本在當初的司銘眼中毫無規律的呼吸法開始漸漸掀開它的神秘面紗。

司銘如痴如醉地在電腦前待了三天三夜,沒有再理會所有事情。

“原來,系統呼吸法這麼美。”

這是規律的美。

這種規律既複雜又簡單。

如果要說的話,系統呼吸法就是完美利用身體的每一個部位,在當前環境下最大程度吸收靈氣的一種呼吸法。

說起來簡單,但是裡面蘊含的東西卻太多太多了。

即便是獲得了這麼多的資料,司銘也無法做到把它完美解析出來。

但是,卻也已經不是曾經的一頭霧水了。

可以看出,系統呼吸法會根據周圍的靈氣密度和靈氣走勢以及靈氣變化引起的靈氣共振等等來做出調整。

讓身體的律動和環境完美契合,從而達到最完美的靈氣吸收狀態。

可以說,系統呼吸法在每一個瞬間,都是一套不同的呼吸法。

系統呼吸法也沒有什麼定式,而是取決於司銘所在的環境。

當司銘在靈氣密度極低的環境中和靈氣密度高的環境中,系統呼吸法是截然不同的。

而由於吸收靈氣使得司銘周身的靈氣密度上升,系統呼吸法會再次作出調整,以適應周圍的靈氣密度。

系統呼吸法的美妙令司銘有些沉迷。

不過,研究終究還是有暫時結束的時候。

當司銘站起來的時候,一套嶄新的呼吸法已經在他腦海中成型。

呼吸法8.0。

一套一百二十三段呼吸法。

這套呼吸法司銘沒有辦法教給別人,因為它是一套隨時變化的呼吸法。

運轉它需要司銘強大的精神力感知以及對靈氣共振,呼吸法原理等等的深刻了解。

喜歡基因神學院請大家收藏:()基因神學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