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你認為異界只存在α型別的靈氣,而空間蟲洞在將靈氣從異界轉移到地球時,將部分α型別的靈氣轉化為了β和γ型別的靈氣?”

司銘點點頭,繼續道:

“而且更奇怪的是我從一些途徑瞭解到,久遠時代的異界,主要存在的是β和γ型別的靈氣,那套只吸收β和γ型別靈氣的呼吸法就是遠古時期流傳下來的呼吸法。

另一套十七段的呼吸法則是現今異界採用的呼吸法。

也就是說,異界歷史上一定經歷了一些事情,導致靈氣型別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而且,這個變動,很可能跟遺蹟有關。”

幾個教授點了點頭,司銘的推測非常合理。

“所以,如果有一天咱們進入異界,那些完整的石刻十分重要。”

司銘看了看院長,發現院長的臉色沒有什麼變化,也不好猜測院長的想法。

這也是他的一次試探,看看學院的想法。

“現在的異界主要是異獸佔據了主導地位,人族依仗著鎮村石的庇護零零散散地分佈在異界的大地上。

從我到過的兩個村子看,異界村落的強大與否主要就在於鎮村石的強弱和傳承保留的完整性。

異界最注重的就是傳承,而創新的地方很少,這可能也是異界人族始終沒有發展強大的原因。

不管是異獸還是人類,都渴望靠近空間蟲洞,吸收種類俱全的靈氣,這應該是一種生物進化的本能。

區別是異獸智力不高,而數量眾多,以至於形成了兇獸潮。

人類則只有頂尖的強者才會靠近空間蟲洞吸收靈氣。

……

異界更重視全面進化,他們提倡要夯實基礎,所以,異界的第一個境界,不管鍛體期還是煉氣期,都提倡修煉層數越多越好。

我發現異界的修煉境界,竟然恰好契合我們研究出的基因模組學說的十三個模組!

……”

“也就是說,異界提倡的是十三個模組全部進化,開啟基因鎖?”

司銘點點頭:

“根據異界的說法,只有在煉氣期打好根基,才能走的更遠,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司銘的話令不少人的眉頭都皺了起來,畢竟現在基因學院提倡的還是單一模組進化,這和異界的說法大相徑庭。

為首的院長緩緩道:

“其實這點我們早就在探究了,尤其是林海開啟第三道基因鎖後,他的修煉速度遠沒有我們預計得快。

反而是不少多個模組開啟基因鎖的人,在修煉速度上快了一籌。

進化方式的道路我們一直都在研究,此刻司銘的話也算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方向。”

聽到院長的話,司銘微微有些驚訝,他還以為學院會固執地沿用曾經的人才挑選方法,走單一模組進化的路子,卻沒想到學院早就有了其他的打算和想法。

“在異界,他們把開啟第三道基因鎖的境界稱作虛丹期,這個境界的人類我只見過一個,實力非常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