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古怪村落(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河邊滯留的船客,只能住在衙門提供的帳篷裡,又下一夜的雨,眾人只會更加狼狽。
方山村離最近的鎮子有三四十裡地,村裡只有一輛牛車。
大塊頭給自己想了一條財路,在村裡收集一些村民們不穿的破舊衣衫和棉被,用牛車拉到河邊售賣。
衙門雖然提供飯食和帳篷,但是保暖用的棉被卻是沒有的,船客們從河裡出來,一身泥,正需要可以替換的衣物。
雖說大塊頭售出的都帶著補丁,布料也是最粗的那種,但仍舊很受歡迎。
蕭陵川出門借牛車,跑了個空,琢磨方山村的人都有點奇怪,要是說他們重利,卻也不是那麼斤斤計較。
給一行人安排屋子,送菜送雞蛋,村長沒開口要一文錢,還說誰都有困難的時候,能幫一把,他們不會推脫,盡力而為。
可要是說不愛財,又不盡然。
大塊頭發現生意以後,村裡正在召開大會,鍋碗瓢盆,亂七八糟的日常用品,只要琢磨能用的上的,他們全部放上牛車,委託大塊頭到河邊售賣。
下晌,村長的大兒媳又來了一趟,帶過來一小條的豬肉,蕭陵川給了她銀子,她猶豫片刻,最後只拿了一點點,說是用不了那麼多,竟是一點不肯佔眾人的便宜。
“衙役都說他們獅子大開口,難道是胡說的?咱們還是留意點,尤其是晚上。”
張如意退了熱,裹著棉被坐在椅子上發表看法。
戲文裡經常出現那一幕,有人到鄉村野外借宿,主家親切和善,其實早已見財起意,故意讓借宿者放鬆警惕,然後半夜偷盜財物,有那狠心的,謀財害命。
事出反常必有妖,但是一連在方山村住了好幾日,也沒有發生半點意外。
村長的兒媳每日送吃食,有時候也和她話家常,說說周邊的風土人情。
道聽途說,未必是真實,一直等到衙門的人和倒黴的船客離開,村裡依然風平浪靜。
村裡住著的,不僅僅是一行人,其餘人表達感謝,給了銀錢離開了。
沒有任何不尋常。
“其實,是咱們誤會了。”
晚飯後,一行人圍坐在一起。張如意身體底子好,已經好起來了,而他們即將離開,繼續趕路。
季秋這幾日和村裡人接觸得多,瞭解了個大概,他斟酌一番,方山村的古怪,還要從百年前的淵源說起。
村民的祖輩定居大齊京郊,幾百年以前,連年幹旱,地上寸草不生,幹裂地開了個大縫隙。
當時大齊正和周圍的小國開戰,內憂外患,民不聊生,餓死了無數人,甚至發生人吃人的慘劇。
祖先們順著即將枯竭的運河,一路北上,最後這個位置是水最多的,而且水裡有魚蝦,他們就靠著魚蝦,躲過了天災。
就在幾十年以前,方山村周圍還有不少村落,但是兩旁沒有河堤,只有一個緩坡,萬一下雨漲水,隨時可能淹沒莊稼田地。周邊村民苦不堪言,最後三三兩兩的遷移,周圍幾十裡,只剩下這麼一個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