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著村裡人抄家夥上來,李海棠沒有一點緊張情緒,相反很興奮,自家夫君那一手散銀針,真的太帥了!她以為武功什麼的都電視裡演出來的,真正見識到,才感覺到名不虛傳。

剛剛蕭陵川動作太快,李海棠只是眨眨眼,村長和為首的幾人就被定住了。

“夫君,你低頭找什麼呢?”

李海棠見野人夫君沒有看來人,忙不疊地問,從始至終,蕭陵川都冷著臉,面色鎮定,他沒有擋在她面前,就說明他能控制住場面。

“找石頭。”

地上鋪蓋一層白雪,蕭陵川好不容易撿起一把石頭,用指頭輕輕彈,圍攏的村裡人也被定住了。

“銀針用完了,只剩下金針。”

他的言外之意,一群小嘍囉,用金針紮人,自家有點虧,總不能紮完了挨個拔出來。

“還是夫君會過日子。”

李海棠伸手點贊,片刻,她才皺眉,“可是這銀針,成本也不低啊!”

“沒什麼成本,銀針是鐵做的,外面鍍銀了。”

蕭陵川解釋,他有不少暗器,回來一路散太多,現在全部用光光。

遠在鹿城臥床的張知府可以證明,那銀針不是純銀的,磁鐵能吸出來,太坑人了!

夫妻倆旁若無人地對話,二人又去了林萬久家,夫妻倆的家當早已收拾好,輕裝上路,鍋碗瓢盆那些家當,都用不上,至於被褥,也帶不走。

“你們到鹿城,提李神醫,就有百姓領你們去我家。”

李海棠仰著頭,她是神醫,只有邊城這小地方的人沒見過世面,不和他們一般見識。

這些人,就在原地凍著吧,李海棠準備去衙門告官,通知官府處理爛攤子。

“我來辦,先把你和金琥送回家。”

林家村距離李家村不遠,蕭陵川看看天色,做好安排,等送了人,他在再解決林家村眾人。

李海棠點點頭,她就是無條件的相信蕭陵川。等晚上他回家,沒說具體情況,輕描淡寫略過。

林家村參與的村民,已經全部吃了牢飯,據說縣裡的大牢,一天之內滿員,知縣老爺還在埋怨,大過年的給他增加負擔,犯人吃食也是一筆錢,因此對鬧事的人更看不上。

鬧劇暫時告於段落,用了兩天,李海棠內心逐漸平靜,無論發生什麼,大事小情,生活都要繼續。

在大齊,以南北為分界線,北地是農歷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而南邊是臘月二十四。

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後三樣是為灶王昇天的坐騎備料。

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意思讓他甜甜嘴,說點自家的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