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在外,銀票並不方便,還要去錢莊兌換,而在百姓中流通的貨幣,銅板居多。

“謝謝夫人!”

自家夫人出錢,五福笑眯眯,接過銅板以後,又被李海棠叮囑一番,她給了一串錢,有一百個銅板,也不用剩下,多買點吃食,花光了再回來。

“夫人,您就慣著她吧。”

於嬤嬤無奈一笑,不自稱奴婢,沒規矩,大大咧咧,嘴饞還要和夫人說,就這樣,夫人不生氣不說,還誇五福真性情。

難怪京都來的那趙婆子看不上人,這種丫鬟,扔在阮府上,捱打板子的數量,能比吃飯的次數還多。

“咱們又不是高門大戶,講究那些幹什麼啊,出門在外,不必拘謹。”

李海棠擺手,主僕之間的關系微妙,這個她品出來了。對下人不好,也不用指望關鍵時刻,做下人的能忠心為主。

有些刁奴是該管教,但得對一個人,一個態度,區別對待。

於嬤嬤點頭,心裡卻琢磨,鎮北王千金問,說自己不是高門,這怕是大齊最謙虛的人了吧?

等了約莫有一刻鐘,五福抱著油紙包,手裡拿著小提籃,急匆匆地上馬車。

她開啟其中一個油紙包,裡面裝著一隻燒雞。

“夫人,我都打聽過了,咱們所在的地方,叫道口鎮,最著名的,就是這道口的燒雞。”

路過道口,吃不到燒雞,那是一大遺憾。

“哎呀,老奴咋忘記了呢,道口燒雞的確有名氣。”

京都有一個大人,天生吃貨,為吃,能不遠千裡的折騰,他來道口一次後,對燒雞情有獨鐘,回京後夜不能寐,最後派出下人,來道口請了個做燒雞的師傅。

“入口酥香軟爛,肥而不膩。”

隨便一撕,雞肉就呈現脫骨的狀態,的確是美味。

給自家野人夫君留下兩個雞大腿,剩下的,主僕三人狼吞虎嚥,就連食量不大的於嬤嬤,都忍不住多吃了個饅頭。

車行路上,閑暇的時間多,李海棠教五福認字,又和於嬤嬤學習刺繡的技巧,累了睡一會兒,一天時間過去了。

趕路來去匆匆,一行人只能在路過城鎮之時,買點當地的特色。

一路往西北進發,中原和西北的交界處,百姓們早上喝油茶,裡面泡著點油炸的小面果,晚餐以面條居多。

“夫人,面條能做出二十多種,我頭一次見到比腰帶還寬的啊!?”

一行人就找小攤位,買上羊雜湯,褲帶面,外加幾個薄皮的酥餅,一頓飯下來,只有羊雜湯能看到綠色的蔥花,褲帶面下面放點豆芽。

刀削麵,手擀麵,香菇肉絲面,酸湯面,有一碗麵條,又菜又主食,配上點鹹鴨蛋,小鹹菜,基本就能解決一頓飯,一點都不耽擱工夫。

進入西北境內後,可能是馬上過年的關系,一路上同行的人越來越少。距離黑風寨,最快的速度,還得走個七八日,再往北邊,沒有官道,路上大大小小坑坑窪窪的土包和深坑,一行人不得不放緩趕路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