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誣告(第1/2頁)
章節報錯
灶間裡,傳來麥香的甜甜的味道,細白麵摻著玉米麵,很是勁道。
五福掰了半個饅頭,咬一口,眯著眼睛,等待大娘繼續講故事。
“五福啊,你喝一口湯,別一會兒吃噎到了。”
平日也沒有細白麵的饅頭,這是李神醫上山,山匪們特地把昨日打劫來的糧食開啟了兩袋,他們自己捨不得吃。
大娘說這些,倒不是為他們辯駁,而是想說,這些人都是好人,有血有肉的漢子!
“大娘,知縣公子看上青青,然後呢?”
五福聽話地喝了一口湯,又給大娘倒了一杯熱水,繼續手中的活計。
“唉,事端,就出在這個青青身上。”
李短腿和李青青家裡有親戚關系,但是李青青的輩分高,可以算是他的姑姑。
知縣公子玩膩了小家碧玉,又變換個口味,對村裡的丫頭下手,說自己就喜歡那洗不去的泥腥味。
他派人抓走李青青,當晚就把人強了。
“那個公子,真不是個人啊!”
要大娘說,就應該剪斷子孫根,一輩子玩不了女子,讓他徹底地消停。
“李短腿做工回家,得知自己的小姑姑被強了,李青青要死要活的,他咽不下這口氣,跑到衙門告狀。”
大娘哀嘆,知縣老爺知曉兒子的德性,之前還鬧出過人命,可那有如何?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想來也沒有不開眼的上門找事。
李短腿,就是那不開眼的人。
他狀告知縣公子,鬧到鹹池人盡皆知。
最後,知縣老爺迫於無奈,公堂問案,而李青青,就是此案的苦主,也是證人。
原本說得好好的,在開堂前的晚上,知縣老爺派人給李青青家送了一大筆銀子,讓她自己想好怎麼說,不然後果自負。
“被知縣公子汙了,沒名節,那李青青一琢磨,就動了心思。”
公堂上,李青青和她的爹孃反水,說自己到知府後衙是做工,和知府公子沒一點關系。
還誣告李短腿,說他在村裡,偷雞摸狗,品行不端,偷看寡婦洗澡,諸如此類,列舉一系列的罪名。
其中證人,還攀扯到李短腿的親哥哥。
“這些人,為了銀子,胡說八道,喪了良心啊,早晚要遭到報應!”
如此,李短腿就吃了三年牢飯,本是幫別人出頭,卻把自己送入大牢,受盡折磨。
他出來以後,對沒人情味的村裡和家人,徹底死心,他被冤枉,三年來,李青青從未說去看他一眼,連道歉的意思都沒有。
絕望之下,李短腿投靠了日落山,做起打劫的買賣。
“他不打劫,真沒一口飯吃。”
在鹹池,商戶都知道李短腿得罪過知縣一家,到哪裡做工,人家都不敢收留他。
最後,他只能遠離那個傷心地。
其餘的山匪,天南地北的,每個人身上,都有個悽慘的過往,不提也罷。
“那個李青青咋能這麼做,她被欺負,李大哥出頭,她還能反咬一口!”
五福是個耿直的人,氣得臉紅脖子粗,不禁為李短腿辯解幾句。
吳起走到灶間門口,聽到此,他有不同看法。
“女子名節大過天,既然李青青被知縣公子強了,失去名節,就應該主動自盡,而不是厚著臉皮活著。”
李青青一死,就沒這麼多事,就算李短腿含冤,明眼人都知道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