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棠假裝很失望,倒是讓方芍藥鬆口氣,接著道,“是啊,長大就有自己的主見。”

這下,方芍藥不再挽留,李海棠去前院書房,解救了被李光祿纏上的自家野人夫君,一家三口,快速撤離。

蕭陵川的面色不太好,見到自家娘子,徹底松一口氣。

實在是,李光祿太過熱情,見面後,就把他拉到書房的內間,裡面專門有一個暗門,這廝為了自己的夢想,專門做了個密室,展示自己的成果。

對於此,方芍藥一概不知。

李光祿不簡單啊,能在他娘子眼皮子底下,收集模型和外海的字畫,還有幾本去過外海的船員水手口述的遊記。

他對此,不一般的痴迷。

一旦上船,就有可能一去不複返,每次李光祿想不辭而別,想到女兒糖包,又忍住了。

若他有去無回,李家徹底放棄他,方芍藥一人帶著兒女,怕是撐不起來這個家,依照糖包的性子,以後更難說人家。

“夫君,剛剛芍藥還提到親事,我正愁如何拒絕,豆包自己全擺平,以後你放心,咱們想和李家結親,芍藥都不會願意的。”

李海棠說起,贊嘆兒子給力,但同時,也深深地憂心,“咱們兒子不能真為自己找十個八個小媳婦吧?”

“不會。”

屁大點的小娃懂什麼?蕭陵川自認為,他和娘子言傳身教,以後灌輸下,小妾姨娘多,家宅不寧的思想,總會把豆包扭轉過來。

“有道理,我竟然把豆包的話當真了!”

李海棠深深地懊惱,她仔細琢磨,不僅僅是自己,方芍藥深信不疑啊。

“咱們去一趟阮家,反正總要登門認親,不如早點去,如意還在阮家,我怕王氏起么蛾子,又把自己當正房。”

鬧得那麼難看,還有臉面回來,李海棠再一次重新整理三觀。

當初楊序案,杜家自己願意吃啞巴虧,推出丫鬟頂缸,為了臉面。現在,李海棠找到比臉面更重要的東西,利益。

為了利益,可以無恥到沒有下限。

她沒恢複身份,是個普通的百姓,生意人,但是李海棠也想用自己的方式,保護姐妹。

名聲,不要了,能怎麼樣?沒了張家,阮家和夏家的庇佑,就沒辦法過日子了?

抱著這樣的心態,不怕撕破臉,反倒輕松。

人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就像當年夏氏,如果有法子,也不願意被歹人強了。

“空手去?”

蕭陵川皺眉,心底反感阮家,那麼不要臉面的人家,別把自家娘子氣到。

“難不成我還得送點珠寶唄?”

什麼禮節不禮節,之前是有樑子的,她上門,是給阮家面子,為阮家花一個銅板,李海棠都心疼地抽抽。

此番上門,目的只有一個,把好姐妹帶出來。

“娘子,明日,張如意還是得去張家,接受滴血認親。”蕭陵川提醒,無論如何,這一關都得面對,別人幫不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