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娘現在管理鋪子,她最近都在研究支出和成本,有些想法,想找李海棠說一說。

“翠娘,你還習慣嗎?”

李海棠咬了一口披薩,幹巴巴的,味道還好。沒有芝士,總覺得差點什麼,看來得想法子,把芝士研究出來。

“習慣。”

翠娘話不多,仍舊有些侷促。夫人說過她,因為被休,生了幾個閨女,總是沒底氣。

最近在鋪子裡,她已經好多了,但是說話之前,習慣性猶豫,怕自己說錯話,讓夫人不喜。

翠娘想的多,思慮重,放不開。

“有話就說,說錯也沒什麼,不用藏著掖著。”

李海棠搖搖頭,翠娘被曾經的婆家壓迫習慣了,唯唯諾諾的性子一時半會改不過來。

她抓了抓手上的帕子,從兜裡掏出一本冊子。

這幾個月,鋪子成本支出,比以往要多。

深秋以後,要迎來冬日,菜蔬等,明顯要比之前的貴上幾分,還有雞鴨,海鮮,從海邊運輸,人工上的費用,也漲了不少。

鋪子不能降低菜品的品質,就要承擔支出,所以,收入不如前兩個月多。

馬上即將迎來冬日,這般繼續下去,收入還得繼續縮減。李海棠看了一眼冊子,發現記錄的清晰,她想了想,問道,“我記得,咱們有租賃一處冰窖的冷庫,海鮮一次多進一些,放入冰窖裡,不用折騰幾次,成本不就少了很多?

每日一趟,人力物力算起來,花費極多。

而且,帶回來放入冰庫保鮮,其實和新鮮的差不多,畢竟沒有打氧等技術,螃蟹等到鋪子,也就死了。

“夫人,冰庫也是咱們支出最大的一項。”

翠娘指著上面的數字,鋪子每個月租冰庫需要花費幾百兩銀子,著實是不小的一筆。

冬日,京都也不太會結冰,除非三九天,他們想要存冰,太難。

“那咱們自己弄個冰窖,如何?”

鋪子後身的院落很大,家裡有兩個放菜的庫房,就差一個冰庫。

如果能修造冰庫,海鮮,雞鴨,肉類,保鮮就解決了大問題,這樣運輸食材,也不必從租來的冷庫折騰。

節約成本,節約人力,李海棠越想,越可行。

“可是製造冰庫,只有宮裡的師傅有技術,咱們請不到人啊!”

夏日京都需要大量的冰塊,賣冰的能發一筆橫財,但是官府命令禁止民間造冰買賣。

“我們不買賣,自己用。”

李海棠熟讀大齊律法,深知這方面可以鑽空子,她自己用,別人說不出什麼來。

製冰塊的方法,一點不複雜,但是需要一種東西,硝石。

硝石溶於水,會吸走大量的熱,可使水溫降入到冰點,從而結冰。

至於硝石,找找門路,弄到應該不難。

“翠娘,還是你提醒我了!”

李海棠表揚翠娘一番,又勸說幾句,忙鋪子裡的生意是一方面,有時間還得抽空陪陪閨女。

翠娘總想著證明自己,她一個婦人,要養活四個閨女,還要給閨女攢嫁妝,當真是太拼命。李海棠打發了翠娘,又開始琢磨製冰,這要是在北地。等冬日大雪封山,隨便在河道開鑿,運送到地窖裡儲存,哪裡這麼麻煩,還要採取化學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