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李海棠默默測算從松鶴書院到夜市的距離,深深佩服幾人的耐心。

這個時間,要穿過主城,定然回不去,也就是說,為了吃一百文錢的烤蝦,幾個人折騰大半個京都,來往的路費,住宿費遠超烤蝦的價錢。

“松鶴書院好這一口的人多了,他們都是書呆子,有這時間還不如多看看書,哪像咱們啊……“

幾個人感嘆,偶爾等第一鍋烤蝦出來,在乎自己形象的書生們,紛紛要求吃第一波的,差點沒扭打起來。

“你們一人先來一根,過過嘴癮。”

攤主是個二十出頭的漢子,笑著把烤蝦遞出去。

“趙老五,你去松鶴書院擺攤吧,肯定能賺錢!”

書生們一氣呵成,剝皮吃蝦,有最快的,恨不得直接生吞,一邊呼喊燙嘴,卻非常堅定地吞下去,而後盯著第二波,眼神放光。

“松鶴書院和我家裡隔著大半個京城,我家裡的情況你們也知道,老孃離不開人,早晚我都得在家煎藥。”

炭火不旺盛了,趙老五用扇子扇風,又喝了一口水。

家裡是這個情況,他只能每天晚上,等他娘睡下,再出攤。

“這個咱們知道,你娶媳婦啊,照顧你娘。”

能在松鶴書院念書的書生們不差錢,根本不瞭解普通百姓的苦楚。

娶媳婦要一筆聘金,他家不算窮,可是他娘臥病,有時候需要人伺候,誰家願意把閨女嫁給這樣的人家?

趙老五託人說親,兩三年了,也沒個結果。

他在夜市賣烤蝦,成本也大。

海蝦要天不亮,拖著貨郎從海邊運送過來,為保鮮,裡面加冰塊。

運輸的成本,冰塊錢,攤位費,還有炭火的銀子,調料,手工開背,一條龍下來,全靠他自己一個人忙活。

從早上到夜裡,除去中午能睡半個時辰,幾乎不得閑。

一串海鮮賺不到什麼,積少成多,萬一趕上雷雨天,晚上不能出攤,第二日蝦就不新鮮了,他還要重新上貨。

好在,不新鮮的蝦,他有辦法做成蝦幹,味道不錯,分成一包包的,賣的還挺快。

“那就是說,如果在松鶴書院附近給你和你的家人提供住處,你願意去那邊做工?”

李海棠盤算下,自家的鋪子得有個招牌,燒烤作為後世的暢銷産品,沒道理在大齊就無人問津了。李海棠話畢,趙老五還沒說話,幾個吃貨們就沸騰了,眾人拍板,算算一個月下來,車馬費和住宿費,怎麼也要幾兩銀子,有這錢,為啥不給趙老五在松鶴書院附近賃住

個院子呢?

幾個人合夥平攤,那點錢忽略不計,他們還能不用跑遠路,就能吃到烤蝦!

“夫人,您這個主意真是絕妙!”

其中一個書生作揖,對李海棠表示感謝。

李海棠:……這是啥意思,她說了什麼嗎?

“無功不受祿,再者去松鶴書院,白日天熱,路人只想喝水,怎麼能吃這個呢?”

趙老五搖搖頭,那邊出攤肯定不如夜市客流穩定,烤蝦生意,晚上最好,如果不是自己忙不過來,他還能烤很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