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問了問路,在一家字畫店的門前停了下來,他看了看招牌,抬腳走了進去。

老闆是一個留著山羊鬍的高瘦男子,凡是做買賣的總有一手觀人的本領,他見喬衡面板白皙,指甲修剪整齊,僅這兩點就與當下整日風吹日曬,辛苦勞作的普通平民百姓區別開來。

他迎了上去,道:“不知這位公子是想看些字還是畫?”

喬衡說:“家父喜愛收藏字畫,還請掌櫃的介紹一下。”

他不是這個世界的人,很多名家的名字都不曾聽說過,但是林平之自幼在鏢局裡接觸著各種財物長大,倒是對一些名家存有印象。

喬衡聽著掌櫃的的介紹,最終在一幅書法前駐足停留。

說實話,這幅字只能撐得上中上水平。但是是掌櫃的對它的介紹吸引了他的注意力,簡而言之就是一位當代的書法大家在成名前窮困潦倒時所作。

喬衡眼神微動。

他微微蹙起眉頭,問:“掌櫃的可還記得這幅字畫是怎麼來的?”

掌櫃的沉吟了一會,覺得這事告訴他人也無妨,就說:“若我沒記錯的話,此畫應該是店中夥計在回鄉的路上於一家當鋪裡收購的。”

喬衡點了點頭,細細觀摩著這張字畫,從字型的形態再到紙質,每一個小細節都不忽略。

片刻後,他向掌櫃的告辭。

喬衡的心中已經做好決定。

他在心中整理出幾個重點,當代的書法大家,意味著年代距離很近,成名前窮困潦倒時所作意味著紙質不會太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林平之的記憶中,他甚至找出了這種宣紙的名字。

喬衡轉身就去買來了相同的紙。

客棧裡,他對紙張略一處理。

他手持竹筆,神情冷靜的在紙上揮毫而就。

第二天他就拿著這幅字找上了字畫店的掌櫃。

然後直言:“昨日在此看到一幅字,不巧,在下前幾天為了給家父尋找壽辰之禮購了一幅字畫,兩者竟然全然相似,還請掌櫃的一辨真偽。”

掌櫃的面色一變。

在喬衡展開所持之物時,他神情鐵青地湊了上去。

掌櫃的臉上的神情幾經變換。

他很肯定自己店裡的字畫絕對是真跡,然而這年輕人手中的字也不像假的。

二者唯一的區別不過是一者經過了裝裱,一者未經裝裱。

他將喬衡帶來的字慢慢覆蓋在自家店裡的字上,二者完全重合了起來。

喬衡神色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