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袁晨子推開一扇玻璃門,走進了一間自己經常光顧的咖啡館,空氣中瀰漫著咖啡的醇香。

這是一間以木質色為主色調的複式咖啡館。緊挨街道的這面牆,四扇掛有窗簾的落地窗巍然屹立,溫和的陽光透過窗簾鑽進來,使得裡面看起來非常寬敞明亮。一樓的佈局以中央的吧檯為中軸線呈對稱,除了適當地擺放著有質感的木桌椅外和裝飾物外,兩邊的盡頭處分別擺放有一個書架和一張大型的沙發。透過旋梯可以上到二樓,二樓的佈局延續一樓的對稱設計,同時可以看出設計師在二樓的空間佈局上更加追求精簡。

袁晨子走過吧檯時,點了一杯和平常一樣的摩卡咖啡。她特意向左邊靠窗的位置看了一下。在人群中,可以看到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正在翻閱手裡的書。在這個年輕人居多的店內,她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袁晨子認出了這個老人便是她要找的人,高興地走了過去,輕喚一聲:“顧老師!”

顧蘭薇像是聽見了熟悉的聲音,抬起頭,露出慈祥的笑容,說:“晨子,來啦!”

四年前,當袁晨子第一次走進這家咖啡館時,她就留意到了體態優雅的顧蘭薇,那時老師也是坐在今天的這個位置。此後每個週六的這個時候,袁晨子總能在這裡看到顧蘭薇,她們經常會不約而同地坐在靠窗的位置。在後來的接觸中,顧蘭薇淵博的學識和文雅的談吐,總能讓袁晨子如沐春風,從此便喜歡把她尊稱為顧老師。

雖然她們之間的年齡相差極大,但在這裡,她們會互相尊重對方做自己喜歡的事,看書,寫東西,或者互相談論著自己的見聞,以此來消磨整個下午。

在袁晨子的心裡,顧老師是一個慈祥真誠的老人。對於袁晨子和她談論的每件事,她會認真地傾聽,但從不會貿然的評價,更不會以長輩的口吻說教般地談論孰是孰非。有時候,又感覺她像自己的奶奶一樣,給她一種無法言喻的親切感。因此,很多事情,除了齊雪,顧老師是唯一個她願與之分享的人。

袁晨子在顧蘭薇對面的椅子上坐了下來。雖然和顧老師只是相隔一個星期沒有見,但袁晨子還是忍不住細細地端詳著。老師的眼神依舊柔情似水,額頭上仍然還平躺著幾條皺紋。衣著雖談不上時尚,但還是像往常那樣,顯得格外端莊得體。不同的是,她原本蒼白的臉色上似乎又多了一絲蒼白,嘴唇也顯得有一點暗淡。也許是光線的原因吧,袁晨子是這樣猜想的。

看見老師看書正看得入迷,袁晨子不忍心打擾,隨即從包裡拿出筆和筆記本。這時,一杯熱氣騰騰的摩卡咖啡被端了上來。女服務員照舊和袁晨子寒暄幾句,就去忙她的事情了。

顧蘭薇還在聚精會神的看著書。這樣的情景,在袁晨子看來再熟悉不過,如同以往的四年裡任何一個週六的下午,時光靜靜地從她們的青絲與白髮間走過。

袁晨子看向窗外車來人往。在這一條綠樹掩映的老街,兩邊保留有古色古香的西關騎樓建築和民居。街道是坐落在繁華都市的僻靜之處,這裡沒有喧囂和嘈雜,漫步在路上,給人一種靜謐安詳的感覺。聽顧老師說,這條路已經有80多年的歷史,但除了當地人,極少遊客知道這條路是連線了廣州最繁榮的街道。如今經歷大半個世紀的風雨後,現留存下來的房屋建築都是之後經過翻新和粉飾的。

顧蘭薇看了看正在冥思苦想的袁晨子,輕輕地合上書,問:“為什麼眉頭緊縮?”

袁晨子放下了手中轉動的筆,一臉苦悶地說:“最近不知道是怎麼了,感覺陷入了一種困境。沒有靈感,下不了筆,好不容易寫了一點,又感覺寫得差勁!我這算不算傳說中的靈感枯竭?”

顧蘭薇笑了笑,說:“所謂的‘靈感’是來源於生活,只要活著,思想不停止,何愁沒有故事呢?”

“可是該怎麼做?”袁晨子不解地問。

“還記得你有次負責公司的專案,不知道怎麼著手時,我跟你說的兩個要點嗎?”

袁晨子想了想,這才恍然大悟,說:“想起來了,第一是‘源頭活水’,第二是‘一葉知秋’!”

“今天也是同樣的道理。看書,從細微之處留意生活,這些都是有助於尋找靈感的方式。”

袁晨子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經顧老師這麼一說,原先心裡的懷疑和擔憂的都消散了。

“我最近看了新聞,你的《愛成影》要改編成劇本,是嗎?”顧蘭薇問。

“是的!”這對袁晨子來說是一個值得高興的事。

“知道由誰飾演主角嗎?”

“還沒有官宣。老師,怎麼你也開始關注娛樂新聞了?”袁晨子有些好奇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