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 第60章 勤王救駕,清君側(第1/2頁)
章節報錯
264 第60章 勤王救駕,清君側
◎蕭承言歸隱後一再被刺殺,甚連瑞王妃都慘遭毒手。全因朝堂被奸佞把控,無法只得清君側。◎
簡亦柔看瑞王仍不信,只道:“瑞王,我等早已歸您所調。赤等諸人名錄早已奉上。就在往年給瑞王妃送的話匣子中,其中明明白白寫了赤等所有人出身、籍貫、身份、任務、乃至最後預判的“結局”。且每年新加之人也如是之,是以才會往瑞王府上寄送那麼多冊匣子。”
“好佈局呀。蕪兒自認聰明,瞧了那麼多都未發現。而我,自來從未瞧上過那些。”蕭承言恢複往常容顏,只左唇角微微勾起。
“蕪兒發現了,所以她在查我。我只得請周先生出來混淆,提防她發現,只得引她去程媜處。本就是三重保險而。”
“程媜入宮,原也是你們之計?”
“是。只是如此更順理成章。不光程媜,眼下赤等小半數人皆是當年逆案僥倖存活之輩。當年確係冤案,我們如今已查出個大概,只是現帝不願翻案,因他也是當年謀算之人。程媜知道他當年不止無所作為,甚至在其中佔了極重的推動作用。傷心往複,並未經我允許便那般自戕了。”簡亦柔越說越哽咽。
蕭承言收劍回鞘,卻也並未表態明確。重回客棧發現常蕪事有隱瞞,卻也未強硬去問。
蓉城瑞王府建在從山之上。才至山腳向上看去,卻是景色優美。但行至一半,常蕪發現常鐸竟也悄然不見。看自己身側從前得力之輩只沐秋還在。常蕪問著瑞王,蕭承言卻道借了常鐸勘山罷了,可能常鐸心實未同你稟,回來定要囑咐下次定要與你先說。
但常蕪心中腹誹,還有下次嗎?常鐸還能回來嗎?是否也會說遇到山上流匪而亡?
某日夜間,常蕪發現蕭承言會給自己下淺眠之藥,而他會悄然離開。常蕪並不覺得他是去會娘子去了,定是在圖謀旁的。
常蕪一次夜間特換了簡便睡衣安寢,其實是為在蕭承言起身後套上外裳隨其身後一探。
跟到瑞王府後不遠處一處山洞邊上,蕭承言等消失不見,廢了一番功夫才尋到隱藏的門,若是直進山洞定會被擒。
可內裡空的石室瞧著也不似有人一般。正中石臺上放置著一錦盒,常蕪小心開啟卻看其中乃是一雕琢奇小的玉壺。拿在手中正能握住。正疑惑間看眼前石板似要轉動,來不及放回常蕪急忙回身而走。逃出洞口之際還能聽到因石板轉動而傳出內裡操練之聲。
想來蕭承言確是私藏軍隊了。蕭承澤並非刻意挑撥。
常蕪手握玉壺避開眾人直回房間,瞧著一時不知該扔在何處的玉壺便朝床帳之上扔去。因床帳布料柔軟且中無物支撐,微微壓下卻也並不明顯。急忙褪下外裳,收腳上鞋於深櫃中便急忙屏息回床榻上。不多時蕭承言歸,瞧著常蕪並無異樣只以為並非她而。
常蕪卻在想,自己眼下對於瑞親王還有何用處。家族嫡系雖有地方小官卻連地方上都難有話屬,可算暫時無人在朝。雖有從商,可也不算頂富。兄長也失蹤,甚至連著常彰,甚至去找尋的常右都不在。常子卓一直未收到醒來的訊息,常鐸前幾日也失蹤。從前栽培辦事的都不在,若要謀劃只能依靠蕭承言之人。雖是他說已歸隱,日後不在問世事。可眼下分別便不是。唯一可想的就是自己為天下所知的瑞王妃,若無錯便不可廢。但,一無所有,唯有那點子情誼,若有一日自己真被舍棄,也沒什麼可以抱怨的。
常蕪再次醒來時仍不見蕭承言人影,只天蒙亮之時,常蕪自行上妝。才出門口卻看“刺客”竟猖狂的殺入瑞王府中。被人護著朝外去,卻未被手下給劍或匕首等物。瞧著他們沖殺,一時生出旁的念頭。想著這些人,真是現帝派的而不是蕭承言派的嗎?畢竟眼下無小北、無雁南、無沐秋。只自己而......退知半山腰上,卻發現蕭承言帶下而來。瞧著那份沖殺,常蕪一瞬覺得蕭承言此劍更似要朝向自己。
被蕭承言拉著,被源源不斷的刺客相逼漸到崖邊。
卻是後頭又湧出一夥黑衣蒙面之人卻是腰間系一紅帶。常蕪瞧著這夥人反殺黑衣之人,且身法其熟,不覺多瞧過去。
其一逐漸靠近常蕪等人,奮力沖殺。眼瞧著便要至近前似怕被誤傷一般,急忙扯下自己面紗。常子卓。
“他們是我所帶之人,就是鏡城可信之人。”常子卓慌亂之中只能丟出這麼一句。
常蕪瞧見常子卓,忽而生出幾分力來。想著定要自己也反擊,不能再這般發怔。便去邊上也借空檔奪過一把劍來,卻是再回身時正瞧見蕭承言被逼的掉下山崖。去抓身側的歪樹也只是方向稍改,還是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