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 第66章 淩安散罷,效君命(第1/2頁)
章節報錯
109 第66章 淩安散罷,效君命
◎淩安學府同一時間,也散課歸程。常苒重歸京城,碰到高家送嫁成婚。◎
散學前一日,簡清明在暮色深沉之時,到了周先生的住所。輕聲喚道:“周先生。”
“簡大人。”周先生正在喝著清茶,看著閑書。看到簡清明後急忙起身,兩個人站立而對,均行一禮。其後對坐於桌前,周先生給簡清明倒了一盞清茶。
簡清明小酌一口,便放下正座說道:“簡某唐突。不知這幾位哥中,可有可堪託付之才也?”
“不是周某自誇,若是女子可科考。此學堂,九中中八。不是難事。”周先生笑容布滿臉龐。
“那我家小女?”簡清明略有些遲疑的語氣詢問。
“非也。此中有一致力山水怡情之人。”周先生捋著胡須點著頭。
簡清明表情絲毫未變。又問道:“不知明年春闈,先生何意?”
“明年?可眼下秋日將盡。大人是讓老夫止業止教了?”周先生正色的問道。
簡清明並沒有說話。
“唉。也罷。早已教無可教。囊中羞澀,無可所取。不過溫故而。老夫只是不捨這些孩子罷了。”
“周先生於他們大恩,教子勝親子。”
周先生喝了一杯清茶。站起來嘆道:“少年不知兒女好。年到老時,才知悔。老夫一生無子無女,現下真是不捨他們孜孜不倦求學的眼神呀。不捨。不捨呀。徒則為愛子。”
“簡某無意剝奪先生之幸,只是現下朝堂似變。風雲變幻,急需人才。”
周先生轉過身,看著簡清明問道:“周某有一問,困思多年請大人解惑。從前我大言不慚,推拒各方招攬,來簡家教習,好些人笑意瞭然。笑我狂悖縱失機會,比之朝廷,差出好些。卻不知老夫被右僕射才學折腰。右僕射錯失朝廷,是為憾。”
簡清明回道:“君之命,何所不從。忠孝節烈。忠君忠國,臣問心無愧。於朋友盡義,從無背信棄義之舉。至於餘二,唉。夫妻盡節,臣自喪青梅,此生未娶。懷念於心,也算盡節。父母盡孝。臣慚愧無言。既不能侍奉老父親其右,又不能承繼後代香火。身後無子無女,是為大不孝。”
“可若叫大人再選?”
“臣,無怨,無悔。”簡清明抬頭看著周先生,說的分明。
“哈哈哈哈。”周先生捋著胡須,重又坐下,才說道:“既為無悔,何苦籲嘆。大人之道,任重而道遠。周某遠遠不及。只能略盡綿力,有教無類,無學有蒙。日後後輩得用,不拘姓氏出身。老夫此行也算為國盡力,為朝廷盡忠。若是這學堂中日後無奸佞狂悖之徒便是一場師生情誼。若再能出一位得用之人,才是大才也。不枉費這般教授一場。此課業,明日結止。”
簡清明面露慚愧,起身重又行了一個大禮。
“簡大人,這是何意?”
“周先生大才、大義、大忠。臣代其上,多謝先生此次出山。”
“唉。”周先生轉過桌子,扶起簡清明。忍不住嘆了一句。“老朽於先帝之時,年少三載皆是落榜而歸,卻沒想有朝一日,幕老之時,反而盡力於新帝朝廷。真是可嘆可悲。”
“達者不達,在位者不願予於貧困學子同享之機。時不逢年。先生屈才。”
“不知老朽職責已盡,日後歸途何處?”周先生問道。
“不如,隨臣遊歷兩年,待日後重回故裡,找一處養老可還成?簡府門隨時敞開。小女亦柔亦是您教養之女。既然您說她還成,那......我既也後繼無人,便只得選她為繼了。”
簡府設宴三日,謝師。
三日後,周先生不知所蹤。
眾學子皆是不知周學究何時離開。簡府正門的僕從回道:“天蒙亮之時,便見周先生周身只揹著一個布包在身後,孤身往渡口去了。”
去找尋時,卻是早已不見蹤影。書院中,周先生留下古籍古書甚多其上還有批註。眾學子便決定把這些書放置在簡府。待日後周先生再回取用,或留作紀念。其後幾人相聚一番後,便也陸續離開。其中秦霜同幾個公子,先行回京。家中已給秦霜定了婚期,就在冬至。本來想獨自請假一月罷了,卻是沒成想忽然學散。
常苒仍是有些不安,可看眾人都要離去,也不好一再賴在簡府不走。便也開始收拾行囊。並著人給常衡送信。
蘇雪榮不知為何,並未同秦霜他們而行,反而是準備同常苒緩慢同行。常苒便也不好再耽誤。
淩安學府,一朝散罷。卻是不知,此一生有些人再未行相見。緣盡時,哪怕日後同城,依舊無緣。若是他日先知,不知幾人當時是否會此番走的決絕。
蕭承言因將於高氏成婚,苦悶異常,往邊境給常衡寄信。信中說了自己娶高氏的日子與無奈。但沒過兩日,常衡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