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 第39章 茶館之上,看風景(第1/2頁)
章節報錯
82 第39章 茶館之上,看風景
◎淩洲不小,蕭承言神魂淩洲,鬼使神差到了常苒常去酒樓茶館,欲要關窗,卻見常苒!◎
日子一直過著,讀書、練字,縱馬、騎射。倒也愜意的很。
不覺已建元四十年初,這時常衡十七,還沒過十八歲生辰。便得了旨意,待除夕年後,常衡便要離宮了。
待送走常衡之際,蕭承言忽而覺得,自己終日所想,其實不是某個常家女子的,其實更不捨得常衡而。同常衡一起喝的爛醉,但常衡還是走了......
在他走後的不幾日,一封信便到了蕭承言手中。信至小黎處,可小黎已無法遞到已啟程歸南境的常公子手中。為求穩妥,還是送到了正華所,七皇子手中。
蕭承言本欲派人直送南境,意圖路上碰到常衡,歸還其手。可瞧信封其上俊秀字型書寫:常衡兄長親啟。
那是常苒的字。
竟直接拆了信來。
依舊開篇皆是問候之語。
蕭承言已好幾月未瞧過信了。
瞧著信上,常苒所說近況,依舊在信上可有可無。信的最後居然又提到了素家公子素遠。這素家公子已經出現過很多次了。
信的倒數第二段卻是時常在變,蕭承言能記得的便有:剛開始的以草寄情,到思念、惦念。到現在勿念。想必在那的日子,真是越來越舒心的。
信最後還是那句:只盼早日能家中團圓。
落款:小妹常苒書。
不覺連看幾遍。每次通讀一遍便在心中道:再看一遍,便著人送還。但奈何,每次看後都是默默收起信。放在了懷裡貼身收著。
如此,還不忘找人出宮,去查素遠家世、人品、愛好。甚至連素遠畫像都找了來。看著畫像中的青年才俊模樣,似乎能在腦中勾勒出他們一道的讀書模樣。甚連一處對談學問,依偎一處都能想到這番良才女貌,卻很是登對。聽聞素遠素來處事對人,想必也會對常苒極好。毀了畫像,不刻意打聽,卻又扣留了常衡書信。
後常衡來信詢問,蕭承言回稱:是有一封書信到了自己手中,就在你剛走的幾天。可事忙,忘了擱置在哪,他日找到定快馬送回。
寫完,忍不住摸了摸就放在衣衫懷中的信。
就這一封,給我留個念想吧。
果然,自從常衡離宮之後,再也沒收到常苒任何明面訊息。
趁著年下之假,蕭承言帶幾人出了宮城。並未見山見水,未行名勝古跡,處於年下,渡口黑壓壓的往來於人。磕擠亂撞,蕭承言就在想,自己來作何?可卻並未停下腳步。
才至淩洲,左右不分。先找一略大客棧住下。淩福客棧。
與雁南行在淩洲街頭。迎面招牌極大,蕭承言瞧著招牌上世澤二字。邊上兩個大紅燈籠此刻還未點上,此景仍頗有餘年之感。
想到常苒信上所言:世澤酒樓,眺高三層。居於二層中房能見正街全景,景色甚美。常居於此,瞧盡一日繁華。
帶著雁南便進酒家。店小二迎面招呼。蕭承言仿若熟客般問道:“二樓居中的包間可在?”
店小二回:“在的在的,二位貴客樓上請!炭火盆即刻便備好......”
屋中點著火盆,要了幾個小菜,店小二並未多話,便退出關門。炭火略有些旺,憶起獨美街景,開窗以盼。喝著熱酒、吹著冬風。從窗望出,今日大雪,少有人出。鵝毛之雪,已蓋上方才來時之路。如此大雪,也是不尋常見。漫無目的的張望,只覺周身漸涼,探身欲關窗之際,伸出右手欲抓回推開的門扇,卻見三人自遠而來,沒有打傘。
略走在前面那位,全身隱於玫紅色打底卻布滿暗紋的寬大鬥篷之中,鬥篷極大,直至膝下。隨著行走,顯出下裙擺乳白色散繡棕色小枝碎花。
身後跟隨兩位,皆是穿著厚實冬衣。一紅一粉,領口、袖口的毛出的極厚實。
三人打酒樓下而過,緩慢走遠至一街尾店鋪。居此說遠不遠,不大的牌子上還隱隱能見牌匾之字,“藥”。
臨街鋪子,其中穿紅的女子自行進去。鬥篷女子同另一位正轉過身朝著街頭而站,於店鋪門口以待。
鬥篷女子右手從淺棕護手中伸出,自行摘下鬥篷的寬大兜帽,才顯出面容。半挽斜發髻,依著斜發髻側簪一個由數顆珍珠串成的流蘇簪,垂於臉側更顯玲瓏。發髻上還有另幾顆珍珠做裝飾。
此刻右扇窗已關,蕭承言正欲關左側窗扇之際,似乎藥鋪內有動靜,女子微側過頭望去。才見同是一側發髻,發髻上順頭還側簪著一個木質簪子,略打橫斜出。因木簪子顏色偏深,隱在寬大兜帽中,尋常難以看清。正此刻偏頭,才略微有顯。
蕭承言在上,只此一眼便認出那木簪子。急忙停手,在望過去,細瞧女子面容。
街上無人,常苒伸出手。略揚起頭來,眸子微微向上抬眼,細瞧雪花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