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啦(第1/2頁)
章節報錯
出發啦
他們的《洛陽食話》如今在洛陽已有了穩定的讀者群,巡飯計劃一旦開始,洛陽這邊的運營就不能中斷。
林竹在圓桌會議上宣佈計劃,她伸出來一根手指,說道:“首先,我們要在洛陽設立編輯部,讓專門的人負責收集投稿、整理探店,以及發布日常的美食測評。”
“不過肯定要挑選信得過的撰稿人。”林楓道。
“對,比如幾位常投稿的讀者,其中有幾人文筆很好,對美食的理解也不差,可以讓他們成為長期撰稿人。”林竹在紙上劃拉著人名,這樣即便他們不在洛陽,報紙的更新也不會中斷。
巡飯計劃敲定後,接下來便是如何上路的問題。
“咱們幾個人不可能一路徒步吧?”成姍姍舉起胳膊,發出疑問。
林竹點頭:“得僱個車夫吧,還得有車。”
晏元青搖著扇子回答:“嗯,我們需要至少兩輛馬車,一輛載人,一輛載行李和器具。再僱兩個經驗豐富的車夫,最好是跑過遠路的。”
“還需要隨行護衛巡飯路途遙遠,不是所有地方都太平。”他又補充,站在他後面的無痕和飛雁積極舉手。
晏元青隨意地道:“你們同我一起,我想想是否再多派些人跟著。”
林竹鬼使神差問了一句:“晏大公子,你不會派人盯著我吧?”
晏元青輕笑:“我當然會派人盯著你。”
林竹:……
她決定暫時無視這個話題。
最後,他們在城東的馬車行找到了兩個經驗豐富的車夫——
一位是老周,五十多歲,跑過南北許多地方,見多識廣;
一位是小六子,年紀不大,但幹活麻利,擅長修車、修馬。
“這兩位不錯。”林竹滿意,“至於行程,我們可以先挑選比較近的地方,然後慢慢向稍遠的地方擴散。
“可以先從京城、開封、杭州這些繁華之地以及周邊入手。”林楓提議道,“這些地區商賈雲集,飯莊眾多,百姓的需求也大。”
最後討論了半天,他們的第一站選擇了冀州,距離洛陽不遠,乘馬車的話,八天左右就可進入冀州城內。
並且林竹對冀州比較瞭解,這裡離京城很近,也有其自己的特色,他們可以到冀州之後再啟程去京城。
不過林竹只瞭解現代的冀州。特色的食物有......驢肉火燒!她上一世吃遍大江南北,最念念不忘的就是那一口香脆酥嫩的驢肉火燒。可惜,現在是圻朝,她不確定這裡的冀州是否有這種美食,亦或是還未流行起來。
想到這裡,林竹忍不住摩拳擦掌:“如果有,就一定要嘗一嘗!如果沒有,那我是不是可以開創先河,推廣一下?”
在她認真考慮可行性的時候,其他人已經把手頭有用的資訊彙集到了一起。冀州當地人口眾多,也比較繁華,大家都特意進行了一番調查,詢問了洛陽本地是否有人熟悉冀州或者去過冀州的,還拿上了地圖,也大概瞭解了那邊的風土人情之後,便啟程了。
小咪和旺財已經放到了山柳姐姐那裡,她答應會把小貓小狗照顧好,他們四個人就很放心地上了馬車。
小咪汪汪叫了兩聲,似乎也在抗議被寄養,不過在山柳的安撫下,才勉強安靜下來。
成姍姍跟著林竹一起跑了幾趟錢莊,把賺來的銀兩換成了輕便的銀票,免得帶太多碎銀子在路上不方便,又準備了一些路上可以吃的幹糧。
他們帶上了一些牛肉幹、桃酥、炒米、燻魚等耐放的食物,晏元青甚至拿了壇溫潤的花雕酒,打算旅途中偶爾小酌一杯。
出發的前一日晚上,晏元青還在自己的屋子裡翹著頭思考著,無痕給他拿來了冀州城官員的名冊,那麼他的第一站便也是冀州城了,他答應了兄長,一定會好好替他看看這些官員們的所作所為以及各地百姓們的實際情況,希望這麼一趟下來,也能有所收獲。
第二日天大亮,幾個人在詹夫人和林遠山以及成姍姍爹孃的不住囑託下上了馬車,隨著車夫一聲吆喝,林竹坐在馬車上,興奮地掀開簾子,朝著爹孃揮了揮手,也朝著即將遠去的洛陽揮了揮手,嘴角帶著掩飾不住的笑意:“我們——出發!”
林楓興奮地跟著大喊:“全國巡飯,第一站——冀州!!”
由於二人氣沉丹田,聲音洪亮,過大的嗓門把前頭跑著的馬嚇了一激靈,馬車一抖,老胡好說歹說把那小馬安撫平穩下來。
馬車行駛平穩,微風透過車簾拂過臉頰,讓人精神一振。
林竹一邊翻閱著他們特意收集的冀州美食資料,一邊思索著第一站該從哪裡入手:“有人推薦了炒代蟹、上湯釀白菜、還有道特産叫缸爐燒餅,這些都是冀州當地的名吃。哦對,我們也得注意當地的黑心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