圻朝的夜市發展十分繁榮,大概是從前期就開始興起,一般是日頭剛落下沒多久,商人們便會在相對比較繁榮的街市、廣場附近買賣商品。

人流量不小,售賣的物品也多種多樣,衣服、藥物、食物等等,多側重於日常物品。

時間長了,各個小攤都會擁有自己的固定攤位和固定客源,也有的做大做強之後租賃店鋪去了,有的還堅守在外面風吹日曬。

冀州有個著名的夜市,開在繁華地帶,據說能一直開到淩晨還有客人,這裡頭有家名不見經傳的小鋪子,賣林竹心心念唸的驢肉火燒,吃過的都說味道不錯,他們就是奔著這家店過來的,順便也看看其他東西。

小鋪子連個正經攤名都沒有,就一張有點舊的薄布料攤在地上,洗的倒是幹幹淨淨。布上面擺著零零碎碎的自制點心,旁邊倒是支起來一個小架子,上面放個竹框子,裡面整整齊齊碼著本小攤的主角,驢肉火燒。

火燒看著很香,外面的圓形的皮薄厚適中,用鐵鏊子幹烙至微黃,再放入爐膛內壁貼烤而成的。裡面的驢肉選取的是肋板和腱子等部位,肥瘦相間,撒上了花椒、茴香、桂皮等佐料,色香味俱全。

攤主圍著個頭巾,偶爾吆喝一兩聲,這條街道上賣吃的的不少,驢肉火燒小攤也不止他一家,不過他家好評確確實實是最多的。

林竹見到有熟客來買,跟著地下黨交易似的。

“還是老樣子。”“沒問題,您拿好。”攤主裝了三個就遞過去。

客人對完暗號就匆匆走了,去逛別的。

林竹他們拿到還熱乎著的驢肉火燒,

咬了一口,竟然有薄荷的味道,老闆加了一點薄荷葉來調和驢肉的鹹膩口感,配上酥脆的外皮,別有一番風味。

她眼睛一亮,驚訝地說道:“這個味道好特別!居然加了薄荷葉?”

攤主掀開頭巾,瞧了她一眼,回答道:“客官瞅著面生,口音也不像本地人,是哪裡來的?我們這邊流行這麼個吃法,有的客人吃不慣,我們也可以做不加的。這麼吃著不膩味。”

林竹點頭,的確如此,怎麼到了現代不這麼做了?等她回了洛陽,也要好好宣傳一番。

他們也不在乎什麼形象了,嘻嘻哈哈圍成一圈,在外面隨著風就把驢肉火燒給吃了,看來是餓急了。

林楓狼吞虎嚥,把人家攤主看得眼睛瞪圓了。

攤主:“諸位應、應該不是逃難過來的吧??”

然後又看著他們大咧咧往後繼續逛夜市去了。

夜市的確熱鬧非凡,結束了勞作的、上完了私塾的、男女老少,都擁擠在一起,熙熙攘攘。

成珊珊眼尖地發現了一家排隊頗長的小攤,忍不住拉了拉林竹的袖子:“哎,姐姐,這家賣的是糖油餅,排隊的人也不少,你快看,那糖漿都拉絲了!”

林竹聽見了,湊近一瞧,只看見那個攤主正熟練地把面團放進熱油裡,炸至金黃之後再迅速撈起,放入糖漿裡,滾了滾後撂下放涼,糖漿凝固後,那餅上泛出誘人的光澤。

一口咬下去,外皮酥脆,內裡松軟,甜而不膩。

林竹含糊不清地感嘆,“好香!這個要記下來,我還想來吃。”

晏元青站在旁邊淺笑著,看她吃得滿臉幸福,自己倒是悠閑地搖著摺扇,等她們吃完才慢悠悠道:“你們吃甜的,我去那邊看看鹹的。”

說著,他指了指不遠處一個熱氣騰騰的小攤,攤上擺著一口冒著白霧的大鍋,裡面滾著一塊塊切好的羊雜、羊肉,旁邊還堆著一摞碗。

林楓湊過去看了看,說道:“這是羊湯吧?”

他們看著攤主舀起一勺熱乎的湯,撒上香菜和胡椒,羊湯濃白,香氣撲鼻。

攤主笑呵呵地介紹道:“幾位客官,羊湯啊,早上暖胃,晚上驅寒,來一碗?”

“當然。我要一碗羊肉湯。”晏元青爽快地坐下,林竹幾人也紛紛跟著落座。

“我要羊雜湯!”“我也是!”七嘴八舌要了幾大碗冒著白氣的湯。

羊湯端上來之後,配著脆爽的燒餅,林竹輕輕吹了吹,喝了一口,湯底醇厚,羊雜鮮嫩,一口下去,整個人都暖了幾分,打散了這幾日趕路的疲憊。

成珊珊滿足地感嘆,“這湯不羶,還特別鮮,配上燒餅絕了!”

林楓一邊吃一邊點頭:“這家店幹脆也記下來,寫上冀州的夜宵推薦。”

幾人邊吃邊聊,不遠處的攤販們熱情地招呼著客人,炸豆腐、烤肉串、蒸餃……香氣混合在一起,讓人忍不住食指大動。

“我們還要不要再去嘗嘗別的?”林竹喝完碗裡的湯,伸出舌頭舔了舔嘴角,目光不安分地在夜市裡掃視。

晏元青低笑一聲,伸手替她拿了張帕子遞過去,又頓了一下,幹脆直接幫她擦拭嘴角。

林竹臉龐微微泛紅,接過帕子自己擦了擦,然後不好意思地彎起眼睛笑著說道:“前面那家炒豆皮好像也很香誒,走了,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