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也罵完了,嚇也嚇夠了,估摸著他們不敢再來找事,晏元青才回去與眾人集合。

林竹正在店裡幫著安慰那兩位老人。

老夫婦對眾人連連點頭道謝,滿眼感激。

林楓忙問道:“這位老人家,他們既時常在此地作惡,貴店是何以維持生計?”

老人嘆息道:“本店雖小,但憑這湯面過活。近來卻遭這群無賴欺負,真是叫人心寒。”

林竹看的心疼,決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她當時就找來紙筆,墨汁飛濺著寫下腦海裡想到的能夠引人注目的標題:《舌尖上的惡霸——是誰在踐踏民間美味?》

林竹心知現代媒體的力量,這古代紙媒雖力量有限,他們的報刊也還傳播不甚廣泛,但也有一定銷量,再加上她精心設計的現代傳播話術——總能起到一定作用!

不知那些地痞流氓還有沒有後臺,但反正她還得罪著那雲鶴軒,不差這一個了。

林竹豁出去,有些事情非做不可。

幾個人裡,成姍姍歲數最小,她問老人怎麼不報官。

兩位老人卻只是嘆氣,搖了搖頭。

小姑娘忽然想起那日跑去報官的經歷,似有所悟,有些洩氣般地噤了聲。

林竹不甘如此,想問晏元青,那人似有所感,也抬起頭來,兩個人隔著桌子目光相對。

晏元青眨眨眼,微微點頭:“我們分為兩路。”

“晏公子此前所說果然不是大話!你若願徹查,自然再好不過。”林竹立刻會意,欣喜道。

這事可大可小,大了,就是這一片區所有官員的失職,小了,便是市井間街坊鄰裡的矛盾。

林竹瞭然晏元青的意思,由她來負責宣揚並製造輿論,引起百姓關注,晏元青此前透露過不必畏懼官府,想必這位財神爺家裡必定有些門路。

此來雙管齊下,不怕還有此類事件發生。

眾人辭別兩位老人家回去後,團隊圍坐一團,討論今日見聞。

林竹提議:“我在面館時就決定將此經歷寫入專欄,既讓更多百姓知曉這家真正實惠美味的面館,也讓那些無法無天之人受到警醒。”

次日,《洛陽食話》加印特刊。

本期特刊內容可謂豐富多彩。

先是頭版印著新專欄即將放出,名為【百姓評選】,望各位看官將自己心頭好店鋪或不推薦的店鋪都來信告知,也可以對上報的小店進行打分與點評,報紙每週將進行店鋪排名。

還會抽取幸運百姓的來信,刊登一些精選評論。

眾人拿到報刊,看了連連點頭:“這主意不錯!”

“是啊,我喜歡一家食肆很久了,我要給打出最高分!”

接著往下看去,拔草榜的頭條是林竹他們此前去的劉氏面館,林竹絞盡腦汁寫了一篇避雷文章,陰陽怪氣這家面館要價虛高,矇蔽食客:《揭秘:牛肉麵館的”薄”情秘方》。

林楓還特意給配了首酸不拉唧的打油詩:一片牛肉透月光,半碗清湯照人慌,若問此事何處尋,街尾劉氏面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