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奏摺上的內容讓姬韶薇仔細的思量了起來。

公孫明燁在奏摺之中著重寫了海貿之事。

現在大周的江山分崩離析,短期之內,大周可能就只能收取嶺南、閩州、交州以及楚州部分地方的稅賦。至於安南都護府治下的賦稅都是要用於安南都護府的軍備建設的,不可輕動,不然南境的那些個敵國也會覬覦大周的國土,蠢蠢欲動。

如今的大周財政恨不樂觀全靠之前的老底子撐著再加上公孫家為首的嶺南望族豪門都多交了不少的賦稅這才讓朝廷有錢有糧,原本的大周底子還是雄厚的,但是前些年被姬景鑠給糟蹋的差不多了,還好嶺南雖然地處偏僻,沒怎麼被禍害到,還有些銀子和存糧,但是也不多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現在戶部尚書徐人傑是每天都在精打細算,恨不得要把一分錢掰成兩分來花。

公孫明燁也在這封奏摺之中提出了海貿管理之策。

海貿可以說是大周除了鹽鐵等壟斷生意外,利潤最豐厚的生意了。

但是對於海貿的賦稅設定的卻一直有問題,就是簡單的十三抽一。

但是公孫明燁卻在奏摺之中提出了要嚴格整肅海貿,這將是之後大周最大的稅收來源之一。

姬韶薇仔細的閱讀著公孫明燁的這份奏摺,逐字逐句地品讀,分析這公孫明燁的提議的可能性。不知不覺之間已經到了午飯時分。

“來人!傳本宮旨意,請戶部尚書徐人傑、兵部尚書周宏博,以及越州侯蕭訥,今日未時於本宮書房議事。”

“是!”

午後未時一刻,三位楚庭城中最重要的朝廷重臣了,原本還有工部尚書韓佩言,但是現在的韓佩言是真的走不開。他既要主持楚庭城城牆的改建,又要督促中州軍械局的工匠生產兵器,還有在工部之內和一群工匠一起研究軍械、戰船,實在是分身乏術。

姬韶薇也就不再請韓佩言前來議事了。而且韓佩言和之前太子黨的幾個人不清不楚,手下的侍郎更是直接投靠效忠了太子姬韶菉。這樣的人,雖然有能力可用,但是姬韶薇不會倚為心腹,安心放權。

“今日召諸位前來,是有要事相商!”姬韶薇在眾人落座寒暄之後,開口道。

“殿下請講!”

在座的三人可以說都是姬韶薇的鐵桿支持者,在之前的帝位之爭的時候,都是旗幟鮮明地站在姬韶薇這一邊的。

“本宮最近檢視了嶺南,閩州兩地的海貿情況,感覺兩地的海貿還大有可為之處,現在朝廷的財政吃緊,發展海貿正可以緩解我們當先的壓力。”

戶部尚書徐人傑是這裡對錢最敏感的了,一說道可以有財政進項,徐人傑就眼前一亮。

“殿下還請詳細地說一下,這海貿之事!”

姬韶薇便取出了一疊紙箋,這是她趁午飯的時候整理出來的,“本宮大致翻看了一下嶺南和閩州最近幾年的海貿,雖然最近出海貿易的人,並不多,但是就其中的利潤而言,是真的很豐厚!”

諸位請看,姬韶薇將手中抄錄好的海貿情況,發給了在座的三人。

三人結果之後,仔細地翻看。越看眼睛越亮,特別是戶部尚書徐人傑,那股興奮勁溢於言表,激動得語無倫次。

“殿下,海貿真的有這麼大的利潤!?”

“是的,本宮特地還就海貿一事,詢問了晦之家的大管家,若是我們合理地開發海貿,這裡利潤只會更高。”

“但是這開發海貿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殿下我們還是要有完全之策啊!貿然開海反而會造成混亂,讓朝廷難以管束。牽扯朝廷大量精力卻又難以看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