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乞活軍

章節名錯了!)

雁門。

“冉大哥回來了!冉大哥回來了!”雁門郡城的城門上的衛哨一眼就看見了遠處飛揚的塵土。每一幕在過去的幾個月裡,經常會出現。

冉閔在被雁門郡守推舉為雁門都尉之後,就不斷擴編自己的人馬,組建了乞活軍。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後,冉閔便帶著乞活軍多次出塞劫掠,就像以往草原異族所謂的打草谷一樣。

每次冉閔帶五百輕騎出徵,僅攜帶足量箭矢和五天的口糧和部分其他必要物資,輕裝出徵。之後,所有的物資消耗,都透過劫掠異族獲得,以戰養戰。

五百輕騎都是雁門乞活軍中的騎術高手,來去如風。在草原之上肆虐不止。

冉閔和傳統的大周軍人的理念不同,凡是被冉閔攻下的部落,除了女人和高不過馬背的孩子,全部坑殺。而這些女人和孩子,會被冉閔和一眾騎兵帶回來,充做勞動力,修築城牆,挖掘礦石。

當然,每次冉閔出征都會從各個部落之中,救出一堆被劫掠去的周人。這些周人大都在草原異族之中被貶為奴隸,幹著苦力,被異族人視如牛羊牲畜。對草原人是恨之入骨,恨不得啖其肉,飲其血。

所以在這些被救出的周人養好身上的傷之後,大都會選擇加入乞活軍,出征塞外。

乞活軍因為這樣如此而變得越來越強大,短短四個月的時間,冉閔手下已經有了三萬人馬!

那些桀驁不馴的遊俠,也從剛來投靠時的散兵遊勇,變成了今日的精兵干將。

“哄!”一聲,雁門一直半開的城門完全開啟了。

雁門由於永安之變後,一直受異族遊騎的襲擾,所以城門幾乎沒有大開的時候,每每都是隻開部分,供商隊進出。只有當冉閔率領人馬得勝回城的時候,雁門的城門才會完全開啟,來迎接這個雁門的英雄。

“冉都尉!回來了!?”

“恭喜冉都尉得勝而歸!”

剛進城,守城的將士就不斷地開始恭喜冉閔了。

冉閔在馬上,朝著四周拱手示意,和守城軍士打著招呼。

然後便繼續向著乞活軍的駐地行進。

“元直!季兄弟!”看見早早地就在站在營門口的徐庶和季心,冉閔就是一陣高興。

在這四個月裡,徐庶成了乞活軍的大管家,從乞活軍的發展擴張,到乞活軍的裝備軍械,再到乞活軍的編制以及士兵和將校的待遇軍餉,都是有徐庶一手操持的。

如果說,冉閔是乞活軍的精神支柱。那徐庶就是乞活軍的經濟支柱,內政支柱。

沒有徐庶的乞活軍,決計不可能壯大到現在這個地步。

“冉大哥!戰果如何!?”冉閔下馬之後,剛進中軍大帳,徐庶就拿著紙筆問道。

“這次出塞,我們深入草原五百里!蕩平了三個小部落,大約殺了異族的壯年之人,一萬八千餘人,帶回了異族婦孺小孩上萬,牛羊八萬頭。還救出了五千多我大周的百姓,可以說是戰果頗豐啊!”

冉閔對於此次的戰果很滿意。

徐庶更滿意。

如今乞活軍的軍餉和資金大部分都要靠冉閔來收穫。

雁門郡守楊治雖然也給了乞活軍很大的支援,但是隨著乞活軍的漸漸擴大,雁門郡衙也開始供不起了。

原本雁門郡守就只有供給兩萬軍隊的許可權,來防備異族襲擾,但是由於現在是非常時期,楊治也不是那種死板教條的人,還是盡力在供應乞活軍的糧草。

如果說糧草還有楊治盡力,咬牙供應,那麼乞活軍的甲冑軍械,已經各種馬匹,那就真的不是楊治能夠供應得起的了。

楊治為雁門太守,雁門軍械庫中的武器,都是朝廷的北四州軍械局所鑄,數量上遠遠不夠乞活軍使用。無奈之下,楊治只能同意由郡守府和乞活軍一同鑄造軍械。

但是雁門郡守府也很窮啊!在供應了乞活軍之後,雁門郡守府真的是開始肉疼了。原本雁門郡就不富裕,現在還是戰時,邊市沒有開張,雁門百姓又被劫掠,很多稅收都減免了,楊治也是一窮二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