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頂上一眾女真貴族已經被天策軍將士拿下!

看著眼前的一頭撞在石壁上自盡的張弘範,公孫明燁還是有些可惜的。這個華夏史上滅宋的蒙古大將才能沒得說,可惜即使到了這個世界,他依舊是心向異族,或者說他就是一個外族人,只不過取了一個漢人的名字。可能他有著漢人的血統,但是出身環境鑄就了他上一世的輝煌,也造成了他這一世的悲劇。或許也不能將所有的責任都歸結到他一人身上。

看著石壁上的透出深深不敢的一行血字,最終的各種複雜情緒化為一聲嘆息,“準備一副薄棺,把他埋了吧!”公孫明燁對著身邊的親兵說道。

張弘範的事情不僅僅是對公孫明燁,對姬韶薇的觸動也很大。

“他明明也算是周人?為什麼對大周如此的不滿?就僅僅是為了所謂的榮華富貴?”姬韶薇不明白。

“這肯定是其中一個原因,榮華富貴肯定是不會被人拒絕的,沒有人會想過清貧的生活,在條件允許的情況,都會去追求更好的生活。但是我相信這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晦之,你覺得什麼事根本的原因!”

“平等和融合!其實從大周立國以來,對於投靠大周的異族都是十分優待的,但是還是依舊沒有真正地將他們當成大周自己人。”公孫明燁轉頭看向姬韶薇精緻的容顏說道。

“優待難道不好嗎?”這個問題姬韶薇之前沒想過,朝堂上的諸公估計也沒仔細考慮過。

“優待自然是好的,但是優待的同時,也就是意味著區別對待,意味著他們和我們不一樣,這些都是大周疏離他們的表現,我們不說別的,此次異族扣邊,邊塞投靠我大周的諸族之中,除了高車族外,可有為我大周死戰的?”公孫明燁丟擲了一個現實的問題。

“沒有!凡依附我大周的異族,皆望風而降,鮮有抵抗者!”

“殿下可知為何?”

姬韶薇搖了搖頭,想不出個所以然來,明明大周對他們極其優待,但是換來的卻是背叛。

“因為他們根本沒把自己當成大周的一份子,在他們的眼中,他們只是大周的附庸,大周強大之時投靠大周,唯命是從;一旦大周衰弱就位陽奉陰違,甚至伺機而動,侵吞大周。這一切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朝廷在區別化對待他們,讓他們沒能順利地融入大周之中。他們自視非大周之民又豈會為大周血戰。”

公孫明燁的話讓姬韶薇陷入了沉思,“那依晦之你的意思呢?”

公孫明燁搖了搖頭,沒有正面回答,“現在還不是思考這些的時候,我們眼下要做的是再造華夏!”

“華夏?”姬韶薇聽到這個詞,有些不明白。

“古書春秋殘卷有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我只是以華夏代大周罷了。華夏就是指我大周的江山社稷。現在的大周已經崩潰至此,又哪裡需要想什麼異族融合,重鑄大周的榮耀才是一等一的大事!”

“那晦之可願助我!”姬韶薇目光流轉在公孫明燁的身上。

原本一直給人卻帶慵懶,不嚴肅的公孫明燁,突然身上氣勢一遍,半跪在了地上,“殿下劍指的方向,是我此生不變的信仰。微臣公孫明燁願為殿下赴湯蹈火!”

這是公孫明燁第一次正式擺明車馬的支援姬韶薇。

姬景鑠病倒之後,大周的奪嫡之爭就已經開始了。公孫明燁手握兵權不可能逃出這個奪嫡的鬥爭旋渦。不管是明是暗,他都該選擇一個支援。

慕祺然、周宏博、蕭訥、苟鄂這樣的大佬都有資格不表明自己的態度,暗中支援一個人,原本手握天策軍的公孫明燁也有,但是公孫明燁的身上的帶著印記的。

自從他當年離京前往楚庭赴職,姬韶薇為他城門之上,一曲踐行的時候,公孫明燁的身上就打上了公主黨的印記。

就算他現在不表明態度,也沒人會相信他是中立黨,既然如此,那還不如表明自己的態度,來為姬韶薇添上一份籌碼。

“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為重鑄大周的九萬里山河,共勉吧!”姬韶薇雖然早有預料,但是嘴角還是露出了明媚的笑靨。

“臣遵旨!”

“城外戰況如何了?”姬景鑠一醒過來就躺在榻上問劉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