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決戰起(三)(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九十六章決戰起三)
閩山北道之上,匈奴的人馬已經和周軍正面接戰。
負責鎮守北閩山道的是王德勝手下的三萬精兵,以及越州軍的三萬人馬。
無論是王德勝手下的安南都護府的精兵還是越州軍,都是久經戰陣。面對冒拉的匈奴大軍的挑釁,直接以攻對攻,絲毫從心。
原本平坦的北閩山道,被王德勝設定滿了拒馬、陷阱,滿地都是陷馬坑、絆馬索,有些地方還灑上了不少的鐵蒺藜。這樣的設定,讓冒拉的精銳騎兵根本跑不起來。沒有衝擊力的騎兵在周軍的強弩和戰矛面前簡直就是天然的靶子。
在損失了一千騎兵之後,冒拉乾脆把騎兵都撤了下來。直接讓步兵上前攻擊。
前些日子,冒拉奉命偷襲季華,結果奉命支援季華的宣武衛中郎將劉巍明及時帶領大軍趕到。讓冒拉在季華城下撞了個頭破血流,慘敗而回。
這場大敗讓冒拉覺得,其他族長看自己的眼光都怪怪的。雖然懾於匈奴一族的強大實力,其他族的人也不敢多說什麼,但是這讓冒拉的面子上掛不住了。所以和脫豹爾小心地試探進攻不同,冒拉第一時間就打出了真火,開始全力進攻。
另一邊負責駐守的王德勝也是猛將型的人物,你匈奴人狂,那麼我就要比你更狂更霸氣。雖然王德勝所部在兵力上不佔優勢,但是氣勢上卻一點不落下風。安南軍的步卒,手持藤盾,身披薄甲,作戰之時靈動迅捷。在他們的刻意引導之下,戰鬥從北閩山道的大路上,向周圍的密林不斷地擴散。
在北閩山道主道上的戰鬥,匈奴人憑著兇悍的打法,雙方還打得有來有回。
但是一旁密林之中的戰鬥就是一面倒的屠殺了。
安南都護府長期和南蠻諸部落作戰,越州軍則是圍剿百越遺族和東瀛倭寇。
這兩支部隊是大周的軍隊之中,最擅長叢林丘陵戰的了。
安南軍在單兵戰力之上要強於越州軍,戰鬥之時,騰挪閃避,充分地利用密林來帶的地理優勢,不斷地收割著進攻的匈奴士卒的生命。安南軍手中的短劍比一般大周的制式武器更加輕薄靈巧。是專門為叢林丘陵的戰鬥設計的,謂之靈風劍。在安南軍將士的手中成了勾魂的鐮刀,每一次的揮動都讓匈奴人離死亡更進一步。
位於北閩山道左翼的安南軍,在和匈奴一接戰,就打得匈奴人節節敗退,身著墨綠色鎧甲的安南軍就像是一道墨綠色的浪潮,吞沒著進攻的匈奴。
反觀右翼的越州軍,雖然單兵作戰能力不如安南軍,但是自有一套作戰體系。越州軍的前軍以六人一組和進攻的匈奴接觸交戰。
一組由三名刀盾手,兩名長槍手,一名短弩手組成。六人之間相互配合,聯合作戰。短弩是大周制式的軍械之一,射程較短,威力較弱,但是箭矢上膛快,射速在軍中弩具之中也可排進前三。
這種戰法特別適合在這種樹林茂盛的叢林或者丘陵地區的施展。
越州軍的這種戰法是專門針對沿海倭寇中的高手創造的。六人一組,圍殺敵人。
在越州,閩州的沿海劫掠的倭寇經常會請一些東瀛門派的武士來助陣,原本城池的守軍不是這些精銳倭寇的對手。越州軍的主力當時正在忙於圍剿百越遺族,無暇顧及沿海的倭寇。時任越州都督的蕭訥,聯合軍中的幾個大將研究出了一套專門圍殺敵軍的簡易陣法,稱為六雪花陣。
六人一組,分工圍殺。兩名刀盾手上前抵擋敵人攻擊,一名刀盾手阻斷敵人支援。兩名長槍手尋找戰機擊殺敵人,剩下的短弩手負責在後方補刀。在人數接近或者差距不大的情況之下形成區域性的以多擊少的圍殺之勢。
面對匈奴人的進攻,越州軍的將士也是採用了這種圍殺之法。
與左翼墨綠色的攻擊浪潮產生了鮮明的對比。越州軍就像是佇立岸邊的礁石,無懼浪花衝擊,我自佁然不動。無論匈奴人的攻勢如何猛烈都只能被越州軍化解於無形之中。不斷地被蠶食,聚而殲之。
攻防雙方打了一會兒,冒拉在一座小山丘觀戰,也感覺到了戰況對於己方很不利。便對著一旁的親衛說道,“吹撤軍號!”
“嗚!嗚!”一陣沉重悲涼的牛角號聲在北閩山道迴響,原本正瘋狂進攻的匈奴士卒,在聽到了這號角聲後,立刻停下了攻勢,像潮水一般退去。
王德勝雖然不善謀略,但是之前張夢白和蕭訥就提醒過他,緊守不失,即為大勝。所以他也沒有前往追擊。
山丘上的冒拉,看著周軍沒有追擊的意思也暗自鬆了一口氣。他的這次撤軍是臨時起意,想要重新調整攻勢,改變戰局。在撤軍之前沒有安排足夠多的接應人馬,要是周軍繼續追擊,雙方又要糾纏不清,繼續打下去。周軍的嚴防雖然是謹慎的選擇,但是也是給了他一個從容撤軍的機會。
周軍在這波交戰之中小勝一籌,匈奴也算是如願地撤了軍,還基本摸清了敵方的戰鬥力。這第一波戰鬥的結果,雙方都能夠接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西營之中,周軍將士在抓緊時間做修整。敵人的下一波攻擊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臨。
“老鄭!剛才打得不錯!打出了咱們大周的威風!這群匈奴的鱉崽子,撿了幾場便宜仗,還真以為可以和咱們大周正面叫板了,就該以攻對攻,殺殺這些異族蠻子的銳氣。”
老鄭,鄭一鳴。越州軍建節將軍,正五品下的將階。是蕭訥的老部下了。為人沉穩,用兵老到,是張夢白和蕭訥商議特地派來和王德勝這個頭鐵的傢伙合作的。
“多謝王將軍!但是我們還是得抓緊準備,那些匈奴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次進攻,這裡就交給你了,我去北閩山道的主道上,修復一下損壞的拒馬,再挖一些陷馬坑!”鄭一鳴沒有因為剛才的戰果就洋洋得意,而是立刻又投入了防禦作業之中。
王德勝一看也開始指揮著將士們,收斂自己弟兄的屍骸,大致整理了一些敵人留下了屍體。收繳了掉落一地的武器。
“王將軍,根據弟兄們的初步統計,這次我們一共陣亡了兩百四十七名弟兄,輕傷四百。重傷一百二。”一名校尉拿著一本記錄冊對王德勝說道。
聽了校尉的話,王德勝原本因為勝利擊退匈奴進攻而高興的臉色一下子就沉了下來:“敵軍呢?有統計出來嗎?”
“啟稟將軍,剛才我們大致整理了一下,共有敵軍屍體八百四十二具,輕重傷者數目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