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戰後三)

小廝進去了一會兒,就有一個身穿緋色官袍,佩戴這銀魚袋的中年人就急匆匆地跑了出來。看到徐庶的時候,眼前一亮。

立刻快步走到了徐庶身前問道:“可是徐元直徐賢弟?”

“在下正是徐庶,莫非是楊太守當面?”看著此人身上的官袍,對其身份,徐庶也大致有了猜測。

“本官正是楊治!早就聽老師說同門元直賢弟之名,今日總算是見到了。”楊治潁川出身,為官清正,但是久在雁門,好久沒有見過同窗了,一下子看見了一個同師硯友,一時情難自已。

“這位是?”楊治也注意到了一邊的冉閔。

徐庶立刻介紹道:“這位是救我性命的兄長冉閔,原來是石山叛軍麾下的將領,因為不滿石山遊擊將軍石虎的叛國,被囚禁,正是他兩次救下了我。”

“原來是我大周的義士,倒是本官失敬了。冉壯士,元直賢弟,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且與我進府一敘。”楊治將兩人引入了府中。

三人在楊治的府中落座之後。開始閒談起來。

“元直我聽山長說,你在學成之後,就來了幷州做了幾任的縣衙的主薄,然後就辭官了,如今又怎麼會被這些犬戎追捕呢?”

徐庶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此事就說來慚愧了,當時在下,少年輕狂,不願和當時的那一縣的貪官汙吏同流合汙,便辭去了職務,因為年少羨慕遊俠的瀟灑,就學習江湖人士行俠仗義。這樣渾渾噩噩過了兩年正好遇上了犬戎大舉進犯,元直不自量力聚集了幾個兄弟,刺殺了幾次匈奴人的軍官,燒了他們幾次糧草,最後失手被擒,要不是冉大哥相救,今日楊兄只能在我的碑前,替我撒酒了。哈哈哈!”說到最後徐庶還開了個小玩笑。

“沒想到冉閔壯士也是英雄豪傑,本官在這裡以茶代酒,敬冉壯士一杯。”

“楊大人客氣了。”冉閔一看楊治如此客氣,也是高興。

三人又續上了一杯茶,“元直賢弟,如今你們到了雁門,有何打算啊?”

“這正是今日我們來此的目的。”徐庶和冉閔對視了一眼,說出了此行的目的。

“哦?!”

徐庶放下了手中的茶盞,“楊大人,我和冉大哥幾次和匈奴人爭鬥都以失敗告終,我們深感自身勢單力薄,所以才來到了雁門,我們有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薄有家資,想要拉起一支義軍,但是對雁門這個地方還是人生地不熟的,我想到了楊兄,特地前來請教。”

楊治聽完了徐庶的一番話,表情也是嚴肅了起來:“原來如此。”

“不知道楊大人能不能代為引薦一下雁門都尉,我們兄弟想要一個民團的名義,來組建一支抗擊異族的義軍。”

楊治嘆了一口氣,“你們既然開門見山,想必也是帶著誠意而來,真正的野心勃勃之輩也不至於直接告訴我目的,元直我和你說實話吧,我雁門的都尉兩個月前就已經陣亡了,連雁門的駐軍也已經被打殘了。”

“什麼?”冉閔和徐庶都驚撥出聲。

“永安之變,雁門也在犬戎最先攻擊的範圍內,羯族的十五萬人馬,瘋狂攻擊雁門郡城,時任雁門都尉的劉揚,帶領我雁門的三萬駐軍浴血奮戰,羯族從七月一直攻擊九月,打了快兩個人的時間,都未攻破雁門,最終放棄了對雁門的攻佔,轉進石山,繼續南下,雁門才得以保全。但是雁門的駐軍乃至百姓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三萬駐軍尚餘五千能戰之兵。兩萬民兵陣亡於城頭,八千百姓傷重難治而亡。現在的雁門已無多少可戰之兵了。至於懂兵事的人才,更是一隻手就能數過來。”

徐庶和冉閔也沒想到雁門的情形也已經糜爛至此。

楊治喝了口茶,繼續說道:“現在雁門的防禦力量只夠守住郡城,所以我把周圍村落的百姓都遷入了城中,但是再遠一點的村落,已經各郡縣都沒辦法顧忌到了。若是平時,你們的請求我肯定不能答應,但是現在情況危急,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我特許你們組建義軍,保境安民,抗擊異族。所以的軍械馬匹乃至糧草,郡裡都會想辦法供給給你們的。”

“楊大人若是如此行事,你豈不是……”徐庶剛才出言說什麼,就被楊治地一抬手給阻止了。

“你們放心,我楊治雖然不是淡泊名利之人,但是孰輕孰重我還是分得清的。所舍我頭上一頂烏紗,能保我雁門一百五十萬百姓,所有後果,我楊治願意一力承當。我聽聞山長說起,你徐元直不僅是治世之才,兵法韜略更是不凡,我之前之所以一直沒有組建義軍,只是苦於沒有合適的人選,你現在你來了,我就將此重任託付給你們了。”

“楊大人?!”徐庶還要說些什麼。

就被一旁的冉閔抬手示意打斷,冉閔深邃凌厲的目光注視著楊治,“楊大人就這麼信任我們?”

楊治絲毫沒在意冉閔的目光,笑了笑說道,“我相信山長的眼光,也相信元直的人品,自然也相信元直的兄弟!雁門的安危就交到幾位的手上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士為知己者用,楊大人以國士待我等,我等必然以國士,報之,自即日起,雁門的安危,由我冉閔一肩承擔!”

“別扛了!”

楚庭大營的臨時囚牢內,趙三和楚庭府衙的捕頭李振正在奉命審訊阿付託斯基。

“阿付託斯基,都到了這個地步了,你還有什麼可隱瞞的?”

審了小半個時辰,無論趙三和李振用什麼方法,阿付託斯基都是一言不發,保持沉默。

“還敢嘴硬!給我上刑!”李振因為阿付託斯基的沉默有些不耐煩了。

趙三適時的就阻止了李振的行為,因為之前趙三就得到過公孫明燁的指示,眼前這個耶熊族長,吃軟不吃硬。對付他動刑是沒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