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楚庭(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冉閔!你屠殺我匈奴勇士,殺害我匈奴左賢王幼弟,今日便是你的死期,還不快快下馬受縛!?”一個揹負兩把彎刀,身穿一件大周制式鐵甲,梳著散發辮的匈奴人指著冉閔喝道。
他的身後跟著兩千精銳的匈奴騎兵,乃從是左賢王須卜龍象的主力之中挑選的。就是專門為了對付冉閔的。
“你們知道我要來?”冉閔的語氣中帶著一絲疑惑。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發問了,那看再你即將去見長生天的份上,我就大發慈悲的告訴你!”在看見冉閔到來的時候,這個匈奴頭領就爽的不得了!心中看到冉閔略帶疑惑的眼神,更是像三伏天的時候吃了一塊冰塊,從頭爽到了腳前提得他知道,三伏天有有冰塊!)滔滔不絕的說了起來:“前幾日,你最初一路擊殺我們的英勇的斥候勇士的路徑,已經暴露了你的目的。我們英明偉大的左賢王須卜龍象,根據你的路線和行事,一下子就知道了你的目的是前往雁門,找一些對抗我們的賤民,一起來和我們偉大的匈奴人作對!雖然你中途就改道向東了,但是卻騙不過須卜大王像鷹一樣敏銳的神目,一眼就識破了你的疑兵之計。在八個最可能通往雁門的地方都埋伏了兩千人馬,其他地方也都佈滿了遊騎斥候,就等著你送上門來。不枉費我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已經整整等了你一天了,你果真來了。”
這個匈奴頭領明顯是個話嘮,在這個沙漠裡鱉了一天的時間了,可把他給憋壞了。像倒豆子一樣一股腦的全部和冉閔說了出來。
說了一大通之後,一陣馬蹄聲從東北方向靠近。又是一大批的異族騎兵。但是身上穿著打扮和匈奴騎兵卻是不同,但是身上的兇戾野蠻的氣息比匈奴人還要重。
“羯族的盟友,來了你真的以為我說這麼多就是為了和你倒苦水嗎?我知道你冉閔武功蓋世,所有在這裡想盡辦法拖延時間等著援軍前來。”又說了一通這個匈奴頭領才感覺自己的氣順了,“好了!你該想知道的已經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也已經知道了。可以跟我回去見左賢王了吧!”
沒等冉閔開口,一邊他友好的羯族盟友先開口了:“我們已經按照約定來了,你答應我們的三萬雙足羊和二萬石大米呢?”
“你放心,拖庫,只要你幫我拿下了這兩個要犯,左賢王的賞賜肯定是隻多不少!”
“那你要先給我定金……”
……
“錚!錚!”兩聲打斷了兩個人繼續討價還價。冉閔從背上取下了雙刃矛和鉤戟,在手中挽了個槍戟)花,“多說無益,手底下見招吧!”同時冉閔小聲地對著身後的徐庶暗暗地說道。“元直,等下跟緊我,我來殺開一條血路!”
看著已經握劍在手的徐庶,冉閔有點慚愧,剛才在埋伏匈奴人出現的第一時間,冉閔的第一反應就是是不是徐庶將他引到此處的。畢竟改道向東迷惑匈奴繞行古雁道的辦法是徐庶提出來的,完全沒有預料到匈奴左賢王須卜龍象會為了自己動用近兩萬大軍。
經歷了石山郡一事之後冉閔發現自己有些變了。竟然第一反應就是懷疑自己的兄弟。徐庶雖然和自己相識沒幾天,但是為人坦蕩,有古之任俠之風,而且才華橫溢有著一顆報國之心。這樣的人換作以前自己絕不會動懷疑的念頭。
“冉大哥,別小瞧了我,再怎麼我也是快要到玄罡境了,這些小嘍囉能奈我何!”徐庶也是豪情萬丈,當時冉閔一人誅殺一千匈奴的時候,他沒能親眼目睹,但是今天他可以目睹冉閔一騎破千的壯舉了。
然而,有人卻不願意他美好的願景實現。
遠處的風沙之中傳來了一陣馬蹄之聲。“弩箭!射!”然後就是大周軍的常用戰法,騎戰弩箭為先。
“一輪!”
“二輪!”
“三輪!”
在帶頭衝鋒的將軍的命令下,突然加入戰團對著兩族騎兵發動攻擊的騎軍,連續射出了三輪弩箭。
“戰矛!起!”在射完手弩中的箭矢,這一對騎兵立刻換上了戰矛。
匈奴人和羯族人對於這支騎軍的突然攻擊,猝不及防。他們根本沒想到現在還有敢在幷州對他們直接發動攻擊的軍隊。
三輪箭雨之下,讓停馬駐足的兩支騎兵死傷慘重。
“整軍衝鋒!”
“羯族的虎狼們,殺光這些兩足羊!”
匈奴人和羯族人從來都不是善茬。這支騎軍的攻擊不僅沒有打擊到他們計程車氣,反而激起了兩族騎兵骨子的兇性。兩隊騎兵的首領,帶領著自己麾下的騎兵就迎著這支不知名的騎兵衝來了過來。
冉閔雖然不知道這支騎兵是什麼來歷,但是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身份不明不影響他判定敵我。
“元直,你在這裡休息片刻,我來助這些不明身份的朋友一臂之力。”
手中的雙刃矛和鉤戟一揮,一夾胯下的戰馬,便衝入了敵軍之中。敵陣之中血光溢位。凌凡境的超級高手,再次表現出了他在戰場上一騎當千,縱橫無匹的統治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很快,一場一面倒戰鬥,不對,應該叫做屠殺。很快就結束了。躺了一地的異族騎兵的屍體。已經臥倒在地,受傷的馬匹。
那隊騎兵表現出來的是戰鬥力,幾乎接近大周巔峰之時騎軍的戰鬥力。
戰矛在手,鐵甲在身。以騎破騎,一週敵五胡。
冉閔曾經跟隨石虎見識過大周幷州軍鐵騎的戰鬥力,比之眼前這隻披黑袍,著玄甲的騎兵來說,還差了兩個檔次。
一個年輕人一夾戰馬從騎兵隊中出來,朝著冉閔一拱手:“李家小二郎久聞冉閔大哥英明,今日一見方知世間傳聞不可信。冉大哥的武藝不僅僅是武功蓋世四個字可以形容的了,以我來看,就是比之開國之時的神策軍大將軍秦玉京也是絲毫不遜色。稱一句超凡入聖當之無愧。”
“小郎君謬讚了!我道是那位豪傑出手相助,原來是李家二爺濟世安民的二公子,久仰了!”李家二公子的名號冉閔也是聽過的。
“不敢當,不過是世人以訛傳訛,在下哪有這樣的本事,反倒是冉兄在石山郡的壯舉,堪稱豪傑。敵首為碑鮮血為祭,現如今北地不知道有多少豪傑遊俠甘為冉兄門下走狗。”
兩人一見面就是一波習慣性地商業互吹。不過也幾乎都是事實,李家二郎的大名在幷州幾乎盡人皆知。冉閔更是一戰成名,戰績已經傳遍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