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之戰(六)(第1/2頁)
章節報錯
林仕懿一槍在手,一身武藝得以完全施展,依託吊橋的地形,竟然在短時間內擋住了不斷湧來的耶熊大軍。
吊橋寬約三丈可供八匹戰馬並排而行,但是對於五千耶熊騎兵來說還是太少了。就像是一個漏斗口,只能一點點地透過。阿克斯基一看林仕懿擋在了吊橋之上,便驅馬上前,藉助戰馬奔跑的力道,揮出一棒,砸向正在禦敵的林仕懿。
原本阿克斯基的武藝是不如林仕懿的,但是奈何林仕懿本來就在對付衝來的耶熊騎兵,倉促之下,只能硬接了阿克斯基這藉助馬力的一棒。
阿克斯基本身就是以力量見長,看他使用的兵器是一根重達七十斤的狼牙棒就可見一斑,再加上戰馬的衝鋒之力,力量之大,把倉促應對的林仕懿一棒的打得倒退了七步,口中一口鮮血噴出。
其餘的騎兵正要上前圍殺林仕懿,一道銀光從林仕懿的背後飛出,在半空中劃出一道銀色弧線,所過之處,馬腿盡斷。最後釘在了吊橋之上,正是典韋的飛戟。
“林將軍,你沒事吧!”看著身體搖搖欲墜的林仕懿,典韋立刻上前扶住了他。林仕懿被這一棒的巨大力量,震得內腑動盪,加上之前消耗的玄力過多,沒有餘力護住臟腑,體內玄力紊亂,難以開口,只是朝典韋擺了擺手,就開始暗自調息。
被典韋斬斷馬腿的馬匹倒在了吊橋之上,還壓住了馬上的騎兵,把吊橋給堵住了。
“給我把這幾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蠢貨拉出來!!”阿克斯基看著堵在橋上的人和馬匹,不由大怒道。
待到耶熊人,就救出騎兵,將斷腿之馬拖走之後,典韋已經取下了背上的寒鐵雙戟,嚴陣以待。
“給我殺!後方騎兵還射!”阿克斯基指揮著後方的耶熊騎兵遊騎射擊,壓制城牆之上的箭雨。
典韋雙戟在手,運轉如飛,寒光四射。凡是靠近典韋的騎兵不是被人斬馬腿,就是扎馬腹,一一倒在了吊橋上。阿克斯基一見如此情形便又故技重施,飛馬一棒想要重傷典韋。
但是典韋卻不同於林仕懿。典韋本來就是鍛體高手,力量強大,而且修得是家傳絕學厚土仙訣,攻則猛守著重。一身玄力深厚無比,武藝也突破了聚神之境,遠非林仕懿可比。看著又想複製剛才偷襲行徑的阿克斯基,典韋也不閃躲。玄力灌入右手寒鐵戟之中,奮力一戟迎向了阿克斯基這藉助馬力的一棒。
這一戟所含的神韻,不是阿克斯基那粗淺的一棒可以向匹敵的。寒鐵戟和狼牙棒相交,巨大的力量震盪開了,典韋也被震得退了一步,黝黑的臉色一紅。阿克斯基更是不堪,被狼牙棒上傳來的巨大的力量震得虎口開裂,口吐鮮血。手中的狼牙鐵棒,由一道裂縫開始向整個棒身延展,最後化為碎鐵塊,散落一地。胯下的戰馬也承受了這一擊的力量。一聲悲鳴之後,四蹄一軟,倒在了地上,馬嘴之中不斷地湧出鮮血。
“呵呵,還真以為你騎著匹馬就無敵了。井底之蛙!”典韋也沒有急於上前追殺,他要做的是拖延時間。
典韋的聲音洪亮,這幾句話傳入阿克斯基的耳中,氣得他又是一口鮮血噴出。城樓上的公孫明燁卻是頻頻點頭,沒有辜負自己的一片苦心,老典的文化水平見長。
此時,典韋身後的林仕懿已經被八名舉著盾牌的城防軍士卒扶進了城內,顏俊也被抬進了城中。
楚庭城門重逾千斤,剛才那幾個叛軍眼見開門無望,也不想讓人輕易的關上城門,就將開關城門的木製絞盤給破壞了,現在的楚庭城防軍只能一點一點的拉著鐵鏈來關閉城門。
“讓步兵給我上!拿人堆死這個該死的周將!”壓在馬下的阿克斯基被幾個親兵給救了出來,立刻下令道,“還有讓騎兵騎射,給我壓制城樓上的弓箭手。他們的城門好像壞了,我們正好趁機攻下楚庭南門!”
在阿克斯基的命令下,騎兵退後,開始在城牆附近狂奔射擊,壓制城頭的弓箭手,後方的步兵上前,圍攻典韋。
耶熊的步卒,手持彎刀與大周南方城防軍的制式藤盾,身披皮甲,顯得不倫不類。
但是南門的城防較為薄弱,沒有配發弩箭。公孫明燁雖然已經派人前往調兵,但是一時半會兒的,哪裡能趕到。
“所有人聽我號令,步兵持盾上前,弓箭手三段連射,集中瞄準吊橋後方,截斷敵軍進攻之路。其餘人的人都給我去幫忙,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門關上。”公孫明燁在城樓上也是不斷指揮,調整戰法。
在公孫明燁的指揮下,原本零散的弓箭,突然密集起來,全部集中在了吊橋的前方。
由於耶熊大軍沒有攜帶攻城器械,所以沒有跨越護城河的踏板,只能從吊橋上經過,突然密集的箭雨給排隊上橋的耶熊士兵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把藤盾舉到頭頂!抱團前行。”雖然在耶熊乃至異族聯軍中,盾都不是他們的制式裝備,但是阿克斯基能夠從阿付託斯基的眾多親衛之中接任萬夫長,也不是等閒之輩。精通騎射的他一看城牆上的周軍只能向下射擊,立刻讓耶熊士卒舉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耶熊士卒的抱團舉盾之下,箭雨的殺傷力被大大的削弱了,只有寥寥幾支能過穿過藤盾箭的縫隙射傷敵人,但是立刻會被人彌補上空缺,雖然動作還不是很熟練,但是已經有了初步的盾牌使用方法了。
公孫明燁看著下方的耶熊士卒,不經嘆了一口氣,不只是自己這一方,敵人也會在戰鬥之中,不斷地進步和變強。不愧是能夠重創大周的敵人啊!
雖然箭雨不能再大規模的殺傷敵人,但是公孫明燁最初的目的還是達到了。在箭雨的牽制下,耶熊士卒的行動變的緩慢了許多,也是變相減輕了典韋的壓力。
與此同時,有一隊人馬正從楚庭城西繞行而來。
正是騎越嶺援軍的一部。由蕭天賜和李顯明帶領的三千騎兵和五千步卒正在向著楚庭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