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虎添翼(第1/2頁)
章節報錯
死戰
由於蘇護提前將兵馬帶上了一個種著不少樹木的小土丘,這個地形不便於耶熊的騎兵展開。所以領兵的耶熊大將裡戈斯基選擇先讓步兵上前。
異族聯軍吸取了之前在騎越嶺與蕭訥大軍交手的教訓,在與蕭訥的交戰過程中,吃了大周硬弓強弩的大虧,所以參與伏擊的耶熊部隊攜帶了大量的藤製的盾牌,耶熊大軍之前攻陷了不少的城池,也搶到了不少的鐵質盾牌,但是鐵盾對於草原上缺少鐵礦石,冶煉技術也較為落後的異族來說,太奢侈了。大部分的鐵盾都被熔了,打造成了兵器。而這些藤盾不能熔。正好他們也需要盾牌,這些個藤盾正好符合他們的要求。
但是藤盾卻難以抵擋強弩的射擊。在蘇護帶領的兩千弓弩手中,強弩手只有五百人。強弩的製作工藝遠比強弓複雜,整個楚庭城防軍中強弩也不足三千人。
“強弩,放!”強弩手在蘇護的指揮下,分為兩批交替射擊。藤盾原本就是大周設計出來用於步兵突擊,近身搏鬥之用的,藤盾的面積小且輕便,這些在近身搏鬥中的優點在大規模推進面對敵方箭雨時就變成了缺點,輕便意味著藤盾的防禦力遠不如制式的鐵盾,面積小意味著能護住的範圍就小,難以護住周身。在楚庭弓弩手的射擊之下,一支支的弩箭射中了藤盾未覆蓋的耶熊士卒的部位,不斷地耶熊士卒腿部中箭倒地。藤盾也僅僅能覆蓋耶熊士卒的上半身,大部分都耶熊士卒都沒有使用盾牌的經驗,在鐵礦稀缺的草原,盾牌可是稀罕貨。
蘇護兵馬所在的小土丘坡度不大,但是沒經過訓練的耶熊士卒要在持盾擋箭的情況下,爬坡也沒有那麼簡單。
“趙國、王阿水,帶著你們的人棄弓持刀跟我上。”蘇護眼看耶熊士卒就要衝上土坡,蘇護拔出插在一旁土裡的火龍槍,就要帶著兩百人馬上前。
一旁的李邕立即攔住了蘇護,“蘇校尉你是中軍主將不可輕出,要指揮全軍,這幾個熊崽子就交給我吧。我的武功雖然不能和你比,但砍幾個耶熊人的雜兵還是不成問題的。”
說著李邕就抽出了腰間的大周制式雁翎刀,“趙國,王阿水帶人跟老子上!”
蘇護看著這個平日在軍中武功平平,聲望平平,低調的不像話,但是這個時刻敢站出來的仁勇副尉:“小心,李邕!”
背對蘇護,李邕沒有說話,只是舉了舉緊握掌中的雁翎刀,以做回應。
趙國和李阿水是楚庭城防軍中老兵了,在軍中大部分的老兵都被陶武帶走後,他們兩個從什長被提為隊正。趙國和李阿水,放下了手中的硬弓,也把出了腰間的雁翎刀,他們隊中的將士也學著他們棄弓拔刀。
大周的弓弩手,也是佩刀的,為了防止在箭矢用完後,弓弩手失去戰鬥力,所以大周軍中的弓弩手也配備了制式的雁翎短刀。
“錚!錚……錚!”一時間,清脆的短刀出鞘之聲不絕於耳。
李邕帶著兩百,面對耶熊士兵衝了上去。
“所有弓手、弩手,一百三十步,拋射!兩輪急射!放!”隨著耶熊士兵的靠近,蘇護下令,讓弓手也加入了射擊的佇列。
藉助下落的加速,弩箭乃至部分弓箭都射穿了藤盾的防禦,射傷了不少的耶熊士卒。兩輪急射之下,耶熊士卒已經衝到了李邕所率兩百人馬的身前。兩股顏色相異的洪流猛地撞擊在了一起。
耶熊士兵久經沙場,且兇狠善戰,確實不是楚庭新兵憑著一股子血勇之氣就能夠戰勝的。
雙方一正面短兵相接,楚庭就顯出了劣勢,楚庭城防軍明顯不是耶熊士卒的對手,數十息之間已經有十餘名城防軍被耶熊士兵砍到在地。
領兵的李邕看到這各場景強忍著心中的悲痛,手中的刀更快了,接連三刀,斬殺了三名耶熊士兵,剛抹了一把濺到臉上的血,就看見了一個耶熊的將領一刀劃傷了李阿水。李邕來不及擦乾淨臉上的血跡,立刻朝這個耶熊將領殺了過去。
李阿水一開始就憑藉著自己嫻熟的刀法,連斬兩名耶熊士卒,立刻被耶熊千夫長骨勒斯基給盯上了。
骨勒斯基也是耶熊軍中的一個小高手,看準時機就一刀斬向了李阿水。若非李阿水被鮮血濺到,後退了一步,他的上半身怕是要被骨勒斯基一劃為二。儘管如此,這一刀也在李阿水的身上留下了一道接近一寸深的傷口。
原本李阿水的武功就遠遜於骨勒斯基,在這一刀之下更是失了先機。全憑一腔的血勇之氣以及以命換命的打法才在骨勒斯基的刀下勉強支撐幾個回合。但是十招之後已是岌岌可危,命懸一線。
骨勒斯基,看準時機,一連快斬四刀,李阿水勉強地橫刀招架,接下了前三刀,骨勒斯基的彎刀和李阿水的雁翎刀相交擦得火星四濺。
第四刀之時,骨勒斯基突然發力,在一瞬間加大了揮刀劈砍之力,李阿水完全沒有防備,被骨勒斯基的大力一刀,震飛了手中的雁翎刀。然後就是一刀橫切,想要擊殺李阿水,好在此時,李邕也殺到了兩人身邊,飛身一刀直斬骨勒斯基。骨勒斯基若是不回身架住這一刀,固然能夠斬殺李阿水,但是自己也會被李邕的這一刀斬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骨勒斯基猶豫了一瞬間,向左側一閃,避開了李邕這一刀,但是也失去了斬殺李阿水的機會。
李邕佔據先手後,得是不饒人,手中的後背雁翎刀拼盡全力地連連斬出,逼得骨勒斯基步步後退,不敢硬接。
另一邊,蘇護一直指揮人馬用箭雨壓制耶熊人,強行減緩了耶熊衝上土丘的速度,雖然成效顯著,但是箭卻是不多了。原本在屏山坳偷襲了犬戎的人馬以後,所攜帶的箭就消耗了一部分。有在撤離途中和追擊的犬戎人馬交手一波,這兩仗下來,就只剩下一秉有餘也就是十二支羽箭了。
在持續的箭雨壓制之下,弓弩手的箭枝只剩下了三支。不過近兩萬支的羽箭,也射傷了耶熊近兩千人,直接射殺的也有幾百人。
但是李邕率領的前往阻敵的兩百人也損失殆盡了,只餘數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