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媽媽哪次沒跟你解釋哥哥是哥哥,哥哥是拿自己的錢給瑤瑤寄的東西,你跟哥哥關系不好還想要他的東西?而且父母給孩子多少就應該受著,我們給你的不比別人少吧?錢都花在你們身上了,我跟媽媽吃什麼?你怎麼一點都不知道懂事?淨想著錢錢錢的,你妹妹就知道心疼我們。”

他們給慄珍珍的東西一點都不比別人少,甚至在周圍下鄉的人家裡算是多的。

別人家讓姑娘下鄉就下了,他們不想讓慄珍珍成天鬧才多給了東西,結果適得其反,反而讓慄珍珍覺得他們兩個好脾氣,以前在鄉下不敢發的火全洩在了他們夫妻身上。

慄珍珍並沒有被這些話說服:“但是那是你們給慄瑤瑤的多她才不鬧的!”

如果反過來給她這麼多,慄珍珍相信自己也會做一個心疼父母的孩子。

慄珍珍為什麼跟父母鬧,還不是覺得不公平嗎?慄父慄母每次都高高興興地和慄瑤瑤說話,面對自己就只有不耐煩。這種區別對待如果發生在慄瑤瑤身上,慄珍珍才不相信對方會忍氣吞聲,一定鬧得比她還厲害。

而且不僅父母是這樣,下了鄉還是。

自己喜歡的劉志斌身邊女同志不斷,這個喜歡他,那個也喜歡他,而慄瑤瑤喜歡的張棟就知道潔身自好,都不太和別的女同志來往。

張棟知道幫慄瑤瑤幹活,劉志斌只會要她的東西。

以前這些慄珍珍還勉強能忍,可這次回城的事讓慄珍珍真的忍不下去了。

慄瑤瑤有底氣說不回城,因為她知道父母心疼她,張棟也會幫著她幹活,她有不回城的底氣。但是她呢?

父母只將回城名額給了慄瑤瑤,甚至只想著慄瑤瑤回去,哪怕慄瑤瑤不要了也不給她。劉志斌也是為了回城才願意對她好點,一看她沒了回城的機會又巴巴地找上了張小英不理自己了。

為什麼?為什麼所有人都對慄瑤瑤這麼好,但是她身邊的人就全是虛情假意呢?

慄珍珍看著父母質問道:“你們為什麼不願意將回城的名額給我?你們知不知道劉知青跟我說從來沒喜歡過我,他說他對我態度好只是為了回城。如果不是你們不答應,我現在回城了他也得巴著我,怎麼可能這麼跟我說話?”

如果她能回城,最起碼劉志斌還會捧著自己,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樣這麼冷漠地對她。

慄珍珍認識的所有人裡,就只有劉志斌一個人是對她好的同時還不對慄瑤瑤好的了。雖然有可能是因為劉志斌從慄瑤瑤那兒拿不到什麼好處。

慄珍珍心裡清楚,但她喜歡劉志斌可以不在乎。

而且回城的代價是結婚,慄珍珍選擇了接受就代表她可以放棄對劉志斌的感情,但不能是由劉志斌主動戳破從來沒對慄珍珍有什麼感情!

“你什麼眼光,也能看得上這種男人。行了,人家都說是為了回城才跟你好,說明這個劉知青一開始就沒喜歡過你,人家一開始接近你就是為了利益,你腦子蠢看不清楚還當別人是真心呢。你一個女孩子家家的也要點臉,他不喜歡你你還上趕著做什麼?別在外頭給我們丟人。”

慄父的話絲毫不留情面,也讓慄珍珍心中的最後一根稻草斷裂。

慄父說劉知青打從一開始接近自己就是為了利益,那慄父慄母呢?他們接自己回家到底是為了什麼?

慄珍珍不是傻子也不是瞎子,這麼長時間來慄父慄母的種種表現她又不是感覺不到,更何況村裡人的說法,自家養父母家和慄家的關系,這些足夠讓慄珍珍有所猜測了。

“我不是你們生的吧?你們接我回家就是為了代替慄瑤瑤下鄉!”

終於吼出了這句話,慄珍珍覺得一直壓在心口的難受都輕了幾分。

她養父母,不,應該是她親生父母家和慄父是堂兄弟的關系,她和慄父長得像點也無可厚非,但是她和慄母長得根本不像,慄瑤瑤則是和父母雙方都有相像之處。

慄父之所以選擇了慄珍珍,就是因為兩家的這層關系。

慄珍珍和慄父的像正好可以瞞天過海,讓大家都認為是真的抱錯了,而後慄家就可以順理成章將慄瑤瑤的城市戶口換到鄉下,讓慄瑤瑤躲過下鄉。

當初她被接回來,其實就是為了代替慄瑤瑤下鄉吧。

慄珍珍後退一步。

理清了邏輯以後,慄珍珍發現自己前面覺得的一切不公都有了說法,也想明白了當初慄家給自家的那三百塊錢其實是她的賣身錢,而不是什麼想養兩個姑娘才給了錢。

突如其來的話題轉變讓慄父慄母一下子沒反應過來,慄父愣了一下才開口道:“你說什麼呢?你怎麼會有這種想法?”

慄母緊隨其後,只是聲音有點不自然:“是啊,慄珍珍你怎麼能這麼揣測爸爸媽媽?如果你不是我們親生的,我們用得著花錢接你回來嗎?”

像是生怕慄珍珍不相信,慄母又補充道:“而且瑤瑤又不是沒下鄉,她跟你一起下鄉了!如果我們接你回來是為了代替瑤瑤下鄉,不是應該在瑤瑤下鄉的時候就把你趕出去,後面又怎麼還會給你補貼?誰會把錢給外人花?”

“那是因為我偷偷給慄瑤瑤報了名你們沒辦法!”

慄父慄母的態度讓慄珍珍更是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她猜的不對,慄父慄母又怎麼可能是這個表現?

慄母張張嘴不說話了。

真實情況是當初慄珍珍給慄瑤瑤報名後,就算再怎麼生氣,再怎麼想將慄珍珍送回去,慄父慄母不可能這麼快就過河拆橋,甚至得遮掩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