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明明她才是親生的不是嗎?(第2/2頁)
章節報錯
可沒想到下午的時候,大家聊閑話的話題就有點隱隱的不對勁兒起來。
有人說感覺慄瑤瑤這個不是親生的女兒反而比慄珍珍更像慄母一點。
姜柳大隊的大家剛經歷過周援軍事件和王大嘴事件不久,本來就對這種事還處於比較敏感的階段,今天中午慄母在上工那兒站了挺久,走的時候也是母女三人一起,對比就很明顯。
三人站在一起,慄瑤瑤整張臉跟慄母其實沒那麼像,但仔細看起來眼睛嘴巴和慄母簡直長得一模一樣。
本來慄家姐妹倆在姜柳大隊出名的就是“抱錯”這件事,大家也會很關注這方面,雖然長得像一點並不能說什麼,但是大傢俬底下小聲聊兩句還是有的。
聞懷溪聽到的時候忍不住嘴角抽了抽,覺得有點荒謬。
不是吧,她們公社還能一連發生三件類似的事兒嗎?而且慄家是慄瑤瑤被抱錯不是親生的,如果她和慄母長得像的話只能證明她和慄母比較有緣分吧,不然還能有什麼理由。
聞懷溪沒太在意這個,大家也就是嘟囔兩句說難怪慄家偏心慄瑤瑤,畢竟比慄珍珍這個親生的長得還像親生的,偏疼一點好像也沒什麼。
大家當過就忘,卻沒想到有一個人上了點心。
沒人會在慄珍珍面前說這件事,但就是這麼巧讓慄珍珍給聽見了,她雖然嗤笑一聲覺得這些人無聊多管閑事,卻還是沒忍住上了點心。
她爸媽對她的態度讓慄珍珍不得不上心。
按理說能花三百多塊錢都要接回親生女兒,慄珍珍心裡是不應該懷疑點什麼的,可誰讓自己被接回城是時間那麼巧呢?
慄珍珍當時被說是抱錯回城就覺得很奇怪了,這麼多年,怎麼這麼巧就在下鄉的時候發現抱錯了接她回去。而且慄家還非得給慄瑤瑤將戶口轉到鄉下,卻甚至不願意慄瑤瑤住鄉下要留在家裡。
可問題是慄珍珍不管是被接回城裡下鄉還是在鄉下幹的活兒都差不多,都是地裡和家務那些事兒,甚至被接回去然後下鄉比自己在養父養母家裡還能好點。
至少有慄父慄母的幫襯,能給自己寄錢寄東西,比起先前給一大家子當牛做馬的日子好了不知道多少。
慄珍珍不覺得有人會刻意掏三百多塊錢專門找一個假女兒接回家,接回去還給花了那麼多錢。她肯定就是被抱錯了,讓慄瑤瑤代替自己享了十多年福。
再加上慄珍珍和慄父長得挺像的,一回到城裡大家都這麼說,慄珍珍也就打消了這些懷疑的心。
慄珍珍被接回城沒有一個月就下了鄉,可就在城裡這一個月,她就能明顯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態度一點都比不上慄瑤瑤。
她起初以為就是單純的偏心,慄父慄母偏心在自己跟前兒養了十多年的孩子,對她這個從小在鄉下長大的女兒沒有感情,也就少了幾分耐心。
但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能明面兒上做到公平,起初慄珍珍已經覺得很好了,至少慄父慄母是真捨得給她花錢。
但後面下鄉久了離父母遠,對慄瑤瑤的嫉妒也漸漸淡了慄珍珍對父母期待的那份兒心,慄珍珍的腦子也就清明瞭不少。
父母的區別對待沖散了一開始給她花的那些錢,明裡暗裡的嫌棄讓慄珍珍更是在覺得自卑的同時,對父母的期望少了許多。
她雖然會和慄瑤瑤爭寵,會貶低慄瑤瑤,但她自己心裡也清楚父母對她是比不上慄瑤瑤的。
無論是平時寄東西寫信打電話,還是這次回城的機會。
明明她當時告狀的時候,慄母說了慄瑤瑤如果執迷不悟不和張棟分手,那她們就想辦法將她調回城,讓慄瑤瑤自己在鄉下待著清醒去。
可真到了這個時候,父母下鄉還是為了幫慄瑤瑤辦回城手續,甚至都不怕她嫉妒,光明正大當著她的面前說這句話,好像從來沒有考慮過讓她回城一樣。
可是憑什麼呢?
明明她才是親生的不是嗎?為什麼永遠都是她替慄瑤瑤讓位呢?
為什麼有好機會永遠是慄瑤瑤的,她甚至連撿個漏都撿不了。
父母只想勸慄瑤瑤回城,根本都沒考慮過她哪怕一點。
慄珍珍清楚周援軍和王大嘴家的事,這種事發生的多了,父母的態度又十分明顯,慄珍珍心裡就忍不住升起了一絲懷疑。
或許她和慄瑤瑤不是抱錯了呢?
畢竟她前十幾年的父親和慄父是堂兄弟,這倆人長得還挺像的,那她這個堂兄的女兒,像一點慄父這個堂叔父也是挺正常的吧?
當時她被接回城的時候也是,周圍的鄰居都只說了她比慄瑤瑤長得更像慄父,卻從沒有一個人說過她長得像慄母。
但慄母就來了姜柳大隊這麼幾個小時,都有人能看出來她和慄瑤瑤長得像了,即使那點相像之處只有很少一點。
慄珍珍不敢細想下去,但這件事在心裡或多或少留下了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