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虯髯韃子把祖先留下的蒙古彎刀贈與這孫廣威,孫廣威接過這彎刀,細細把玩起來。

這把蒙古刀,刃用好鋼,柄用牛角、紅木做成、實用而漂亮,鞘中有孔,可插象牙或駝骨筷子。

鞘上有環,環上綴有絲線帶子。

絲線帶子一頭有環,可以掛在胯上;一頭編有蝴蝶結,下面是穗子;一頭有勃勒。

勃勒是一種銀子打的圓形飾件,上面有花紋,中間嵌有珊瑚大珠。

虯髯大漢的蒙古刀刀鞘是用純金打造,上刻龍、虎、獸頭、雲紋圖案。

“大哥,這把刀實在是太名貴了,兄弟我承受不起啊!”孫廣威又把這蒙古刀還於虯髯大漢說道。

這時另外兩個韃子兵哈哈笑道:“恐怕你還不知道這把刀的來歷,

當年哲別身為大汗的四大先鋒之一,一身箭術有百步穿楊之能,隨大汗東征西討戰功赫赫,成吉思汗才把這彎刀賜予哲別先祖的。”

提起哲別孫廣威可能不認識,可要說起這成吉思汗,他可是大元開國皇帝元世祖忽必烈的爺爺,橫掃整個草原的英雄。

只聽孫廣威推辭道:“這麼貴重的禮物我就更不能接受了!”

虯髯韃子說道:“兄弟,你放心,只要你手持這把蒙古刀,莫說整個察哈爾汗國,就是整個大元王朝的達官貴人都不會為難於你!”

孫廣威見這虯髯大漢也是盛情難卻,只好收下了這把蒙古寶刀。

虯髯大漢獨自幹了一壺酒說道:“我愧對哲別先祖,沒想到先祖的英明在我這一代喪失殆盡。

說太多也沒什麼用,我們幾個就先行回漠北老家了!

這匹千里馬追風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我相信你很快就能追到孟玉樓,希望你用手中的這把彎刀砍下他的頭顱!”

孫廣威也跨上那匹千里馬追風道:“果然是好馬!”

虯髯大漢哈哈大笑道:“兄弟,你記著河西走廊是中原內地通往邊疆的要道門戶。

東起烏鞘嶺,西至古玉門關,南北介於南山和北山間,長約一千八百里,寬數公里至近百公里,為西北要塞。

我相信孟玉樓他們應該往玉門關方向去了!”

孫廣威一聽道“玉門關”三個字,想起了師父彭和尚曾經說過古人能把玉門關描繪的最好的莫過於這李太白,有詩為證:“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戌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虯髯大汗看著孫廣威在吟詩,在一旁打趣道:“你們漢人的詩句我不是大懂,不過我知道摩尼教的總壇黑虎崖就在這玉門關附近,你騎上這匹追風的話,估計也就四五天的行程就可以到達黑虎崖了!”

孫廣威一聽道黑虎崖就在玉門關附近,欣喜萬分道:“多謝幾位蒙古大哥指點,在下先行告辭了!”

“好,我們就此別過吧!”

孫廣威跨上蒙古彎刀,騎上追風千里馬,就這樣和幾個蒙古大漢分別後,獨自向著玉門關出發…

莫說這千里馬就是比人行的快,孫廣威在陝西行省走了個把月都沒能走的出去,這千里馬小半日的功夫就把孫廣威帶到很遠的地方。

孫廣威騎著這追風千里馬一路向著西北方向駛去,一路上見很多人拖家帶口的也往西北方向去。

孫廣威跳下馬來,問一位中年人道:“你們這麼多人拖家帶口的,往西北要去哪裡啊!”

只聽這中年大漢停下來,唑了一口眼袋說道:“客官,看你不是本地人,你或許不知道,明年春暖花開之時中原武林各大門派都要圍攻黑虎崖了,我們這些人都趕去黑虎崖幫這於教主一把,有錢的出錢,有東西的出東西,沒錢又沒東西的也要為這摩尼教盡一份自己的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