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盟主第一場爭奪大賽就以崆峒派玉麟兒的勝出而結束。

第二場比試就是那四川青城派掌門青城子對東嶽泰山派岱宗夫。

原來這青城派在青城山屬道教名山,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名“天倉山”,又名“丈人山”。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

所以這青城派也是地靈人傑,能人輩出,尤其是這一輩出現了青城子這樣的武林高手,由於他的武學造詣已經高出歷代祖師很多,所以道號就以這青城子來命名!

這青城派是武林之中十分著名的流派,有近兩千年的歷史。青城山道教的歷代教派,從張天師創天師道正一派,經歷了源於東晉時期以陶弘景為首的上清派;形成於北宋年間,流行於元朝的清微派;北宋間的丹鼎派南宗;元朝的全真道龍門派。

這青城子更是繼承了這全真道龍門派的衣缽,改名為青城子。

而這泰山派岱宗夫因躲避仇家追殺,萬般無奈之下就躲在這東嶽泰山一農人之家,閒暇無聊之時就登泰山觀那日出之象,遂有感而發,“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遂花費了十幾年的心血創立了這東嶽泰山一派,應該屬於泰山派的開山祖師了。

這時只見那少林達摩堂首座空性和尚走出來宣告道:“武林盟主第二場爭霸賽由東嶽泰山派掌門岱宗夫對四川青城派掌門青城子。”

只見那青城子詭異的一笑道聲:“岱宗夫岱掌門請!”

那岱宗夫也是個謙謙君子出於禮貌也回敬道:“青城子青兄請!”

二人互相施禮之後,只見是那青城子先出一招“陰陽互通”向著岱宗夫的下三路打去。

原來青城功法雖採南派陰陽雙修法,但僅限於上乘雙修法,即男不寬衣,女不解帶,“千里神交,萬里心通”。

相傳青城丈人說:“採補之道,非房中採陰補陽之事。而系採天地之氣以補我之氣,採天地之精以補我之精,採天地之神以補我之神。”

所以這青城子使出這“陰陽互通”的招數也就不足為奇了,可在其他武林人士看來這青城子未免顯得有些卑鄙了。

那擂臺之上的岱宗夫也有些覺得這青城子貴為一派掌門,功夫卻顯得是既不雅觀又不入流。

這東嶽泰山派的岱宗夫主要是擅長用劍,只見他寶劍一揮,一招“陰陽割昏曉”就是那青城子招數的剋星,若青城子執意不肯收拳的話,這一劍恐怕就會讓他斷臂無生。

只見那青城子見是岱宗夫向自己挑,抹,平的刺來,接連三個後空翻去躲避那岱宗夫的招式和路數。

“因天地之化,以造我之化;因天地之命,以續我之命;天地之氣不息,則我之氣不息矣;天地之化不止,則我之化不止矣;天地之命不壞,則我命亦不不壞矣。”那青城子不斷地默唸著青城劍口訣,一把寶劍從後背抽起就向著那岱宗夫再度刺去。

那岱宗夫不愧為一代開山師祖,一招七式的七星追月劍是泰山派劍法的精要所在。

七星落長空分為兩節,第一節以劍氣罩住敵人胸口七大要穴,當敵人驚慌失措之際,再以第二節中的劍法擇一穴而刺。和崑崙派的七傷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就這樣青城子刺完一劍,本可以以為下一劍就可以擊中那岱宗夫的要害,不料那岱宗夫的七星追月劍法讓這青城子無處下手。

那青城子且戰且退,手中持著那長劍,口中捻著那劍訣“因天地之生生不已以成我之生生不已;則天地之命常新,而我之亦常新矣。”

原來這青城派修煉最重一個“無”字,自“虛無”二字去體認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