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八章 出乎意料(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彪等一行人簇擁著劉協返回住處後,辭別一番,便各自匆匆的返回自己的住處。從圖書館處借來的珍貴典籍,他們已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好好鑽研一番,其餘的事情哪裡還會顧得上。
不過,董承卻是留了下來,同時他也把伏完給捎帶上。
劉協見董承和伏完沒有離去,有些疑惑,猶豫了片刻,問道:“董部長和伏部長留下不知所為何事?”
原本劉協是猶豫著稱呼二人國舅、國丈,還是稱呼他們現在的職位。不過,想想如今都已經同意袁常的改革了,那就一切都按照新的制度進行,也沒有必要再對過往的稱呼有所懷念,乾脆一些或許還更好。
“元首,吾與伏部長有些緊要話與元首相商,不知可否尋一僻靜之處?”
其實,劉協大致猜到董承要說什麼,只是如今的他並沒有這樣的念頭,有心斷了董承的念想。不過,考慮了片刻,覺得自己還是與他交談一番或許更好,免得生出什麼事,到時候就不好說了。
“也好,那便前往書房一敘!”
劉協將二人請入屋內,正好伏壽和董貴妃聽聞劉協歸來,正前來迎接。見面之時,場面有些凝滯。畢竟如今的劉協從天子轉變為元首,雖然對伏壽的皇后身份和董貴妃的身份還沒有正式的改變通知。不過,想來必然會有變化的。如今,董承和伏完倒是不知如何稱呼二女。也就劉協看得開,讓伏壽和董貴妃以晚輩身份見禮於董承和伏完二人,至於以前的身份,就沒必要繼續放在心上了。
“元首,如今的局勢有些不妙啊!”
才進入書房,董承就迫不及待的開口說道,臉上一副焦急之色。而一旁的伏完倒是面色平靜,無喜無悲,靜靜的坐在那,好似一個木頭人一般。
劉協表情不變,平靜問道:“董部長說局勢不妙,不知不妙在何處?”
“元首,莫非你還沒看明白嗎?”
董承見劉協還一副不緊不慢的樣子,內心捉急,聲音都不由得提高了三分,道:“如今袁常他們手段齊出,就今日一行,原本忠於元首的趙溫已經明目張膽的改弦易轍的投入到袁常麾下;楊彪雖然沒有表達態度,卻與袁常等人曖昧不清,其對元首的心思有待商榷;如今,三公之中唯有張喜似乎還支援元首,但是,據吾觀察,他似乎也有所意動之色,一念之差,或許他便也投入到袁常麾下了;至於楊奉此人,雖然此前效忠於元首。然則其本是山賊出身,反覆無常乃是本性,不可對其有過多的期望。而且,這還是可以看見的情形,跟隨元首而來的百官,在袁常他們的一番手段之下,必然有不少人改變心思投效到他的麾下。如此長往下去,對於元首的處境卻是極為不妙。”
“董部長為何會有此言?”
聽了董承的一席話,劉協的臉色依然沒有絲毫變化,反問道:“從始至終,袁常都對某恭敬有加,未曾有絲毫逾越之處。即便是這府邸,雖不如昔日皇宮之浩大、奢華,卻也是精緻有加;況且,袁常對吾之要求,未曾有半分違逆;若說袁常要對吾不利,可是董部長你看看,吾之住處四周,可有半個袁常監視的人馬?也許董部長覺得吾等如今的處境不如昔日,然則,董部長也當知曉,如今袁常進行新法改革,我等有所變化和不適應卻是必然,無需如此憂慮。說是處境不妙,倒有些言過其實了。”
“可是,元首,這天下乃是元首你的天下,是漢室的天下;若是按照袁常如此行事,這天下怕是早晚要易主,元首三思啊!”
“唉!”
劉協長嘆一聲,看著董承說道:“董部長,袁常有一句話說的沒錯,這天下是天下百姓的天下,而非是某一人某個家族的天下。以往是吾眼光膚淺,沒能看明白,如今卻是有所感悟。如夏傑,商紂,周幽王,他們便是以為天下是他們一人的,因此倒行逆施,昏庸無能,最終卻又如何?他們的天下還不是被天下百姓給推翻了?吾如今已是明白,唯有心存百姓,將百姓放在天下的首位,才能安穩的坐在這個位置上,否則,早晚都會被不滿的百姓給推翻。我等如今要做的事並非是與袁常爭權奪利,而是要學習袁常如何善待百姓,從中有所感悟,才能讓百姓更好的認可我們。如此一來,即便我等不願坐在這個位置上,百姓也會讓我們坐在這個位置上,不知董部長以為如何?”
“可是…”
劉協的一番話,董承卻是沒有將之聽進去,覺得劉協年輕不懂事,已經被袁常的糖衣炮彈給哄騙住了。
在董承的心中,依然還停留在劉協被當做傀儡的處境。而他董承麾下好歹有一些兵馬,情況比劉協好上幾分,內心之中存著些許的優越感。如今見劉協為袁常說好話,他下意識的認為劉協是被袁常給哄騙了,鬼迷心竅,忘記自己的身份。
董承卻是忘了,劉協是從一開始就是被當做傀儡給推上前臺,並非是上臺之後,權利被架空成為傀儡的,雖然兩者都是傀儡,卻有本質上的區別。劉協從一開始就是傀儡,這樣的處境他是無力改變;若是原本不是傀儡,權利慢慢被架空才成為傀儡的話,那隻能說是無能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況且,從另一方面來說,劉協好歹是皇室出身,接受到的培養自然不會差;而董承說到底最初只是西涼軍的一個低階將領,只是牛輔的一個手下,武力有一些,才識卻是差了一大截,在素養這一方面根本無法與劉協比擬。否則,原本歷史上,董承幾人也不會因為一個衣帶詔就株連了滿門,什麼事都沒做,還只是在謀劃階段,結果就被人連根拔起,說董承他們幾人有才能,顯然是個冷笑話了。
劉協自然明白這一點,不過,他也不好明著跟董承說你的見識不如我,你要聽我的。怎麼說董承也算他的岳父,這點臉面還是要給他的。而劉協如此委婉的勸說董承,也有他的顧慮。
雖說現在的地位不如以往,但是,自由度等其他方面,卻是比之以往優越了一大截。雙方如今怎麼說也是處在較為平和的狀態,劉協對當前的態勢還是相當滿意的。而董承如今的態度顯然是想搞事情,說句打擊士氣的話,劉協覺得以目前效忠於他的這些人,根本沒有可能從袁常手上討得半點好處。否則的話,劉協也自然願意奪回主動權,讓袁常給自己打工,用袁常的才能為自己興復漢室,也不失為一件好事。可是,如今他們手中掌握的勢力是丁點的可能性都沒有,劉協自然沒有其他的想法。只是,董承要搞事情,一個不慎,就會把大家拖下水,他劉協還娶了董承的女兒為妃,若是董承事敗,搞不好會牽連到他頭上。雖然說袁常看上去極為和善,好似沒有脾氣一般;但是,劉協的見識還是有的,他很清楚袁常這樣的人,若是讓他爆發,很有可能會造成巨大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