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大會堂的路上,徐庶略顯憂慮的問道:“主公,如此行事,是否會讓陛下和百官們心生不滿,若是他們私相圖謀,於主公而言也是件麻煩事。 ”

“元直,既然我們選擇了這條路,麻煩是顯而易見的。”

袁常倒是沒有多少擔心,望著蔚藍的天空,低聲說道:“我們走的是革新變法的道路,而裡面的大臣們多是頑固守舊之輩,我們要想改變,必然會跟他們發生衝突。縱觀前塵,自漢武帝以來,這個天下就猶如一潭死水一般,無論是身居高位的官員,抑或是田間勞作的百姓,他們都已經麻木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活著,不知道世界一直在變化,在前進,沒有改變的天下,最終只有被淘汰。”

正如袁常所說的,從漢武帝之後,大漢朝就沒有什麼變化,一直都是沿用舊制,即便是光武帝中興也是如此。只不過是從王莽手中把漢室奪回來,東漢立朝之後,同樣沒有絲毫的改變;魏晉之後也是如此,然後,中原就遭到了第一次的慘劇,五胡『亂』華事件的發生;還有,滿清也是如此,更甚至滿清不僅沒有改變,反而在倒退,把明朝的堅船利炮給束之高閣,直到外國的堅船利炮打進華夏大地之後,也依然不想著改變,一味的逃避、妥協,後來還是一些革新派的努力下,才有了些許變化。

袁常既然行動了,那麼,就要為這個天下留下一些東西。即便在與順天盟的爭鬥中失敗了,但是,他的一些理念和想法或許也能夠留下來,給這個世界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不是袁常悲觀,而是有些事不得不考慮,就如項少龍一樣,或許就是沒有安排後路,以至於他去了時空穿梭局之後,連自己的兒子都無法保護。

“主公所言甚是,是屬下多慮了!”

徐庶聽了袁常的話,也明白他們的行為必然會有敵人,若是瞻前顧後,怕是什麼也做不了,倒是如袁常這樣,放手去做就是了,至於失敗還是成功,那只有做了之後才能知道,沒做之前,誰也不知道結果。

“如今方案已經透過陛下的同意了,稍後奉孝和元直你們與友若、公仁商議一番,寫個奏疏,讓陛下蓋過玉璽之後傳告天下。無論其他各州如何,我幽州要率先開始改革的步伐。”

“是,主公!”

郭嘉和徐庶二人應了一聲,便離開前去找董昭和荀諶二人。

隨後,袁常看向趙雲,說道:“子龍,如今莒子不在,你便主事,與子義、文則他們整備軍馬,待莒子和溫侯他們歸位之後,便執行攻伐幷州和冀州戰事。此次戰事將交由你們來執行,一旦開啟戰端,我便要前往西域崑崙山,無暇顧及於此。不過,對於子龍你們辦事,我還是很放心的。”

“雲必不負主公所託!”

趙雲沒有用過多的言語的保證,他只會用行動來表示自己的態度。

袁常敲了敲腦袋,感覺自己好像忘了一件事情,腦袋一轉,這才想起來自己似乎還沒有帶劉協去熟悉他的辦公地點。想到這裡,袁常讓趙雲自己去辦事,而他則調頭返回大會堂,準備帶天子去辦公地點轉一圈。

大會堂內

等袁常一行人離去,百官們便議論起來,有幾個心裡不服氣的大臣,聚齊起來到劉協跟前訴苦。

“陛下,臣等為國事勞心勞力,如今幽州牧一句話便讓臣等的努力付諸流水,還請陛下為我等做主。”

“請陛下為我等做主!”

劉協心中有一口鬱氣,恨不得發洩一番。這些大臣剛才袁常在的時候不站出來說話,此刻袁常離去了,卻是跑到自己面前來訴苦,莫不是覺得自己好欺負?或許,正如袁常所說的,這些大臣不過是一些只會用嘴巴說話的傢伙,真讓他們動起手來,卻是沒有絲毫的能力可言。

劉協面『色』淡漠,平靜道:“諸位愛卿,朕對於幽州牧的做法也是深以為然。諸位只需努力一番,早晚能夠獲得自己想要的位置。如今,朕和幽州牧已經決定好了,自是不好反悔。所以,諸位愛卿無需如此。”

“陛下,臣等…”

幾個大臣還是有些不甘,正要痛哭流涕的述說自身以往對朝廷的貢獻。結果,餘光一瞥,發現袁常就站在大門處,頓時嚇得把鼻涕眼淚給收了回去,想要說的話卡在喉嚨裡,不上不下的,極為痛苦。

袁常無視這些大臣,走到劉協面前說道:“陛下,是臣失誤了,忘記引陛下前往辦公之地。”

“無妨!”

劉協擺擺手示意自己不介意,隨後也不管那些哭訴的大臣,就這樣跟著袁常離去。楊彪、趙溫和張喜等幾人也跟上,他們也沒有心思搭理這些慫貨。此刻袁常就站在他們面前,他們既然有怨言,怎麼就不敢找袁常抱怨,偏偏就只會找天子哭訴。看來,袁常表現的兇狠一些,也不是沒有好處,至少,這些大臣就不敢在袁常面前蹦躂,讓他們清靜了許多。

華國的政治中心,辦公地點,袁常也沒有客氣,直接照搬後世的地點。當然,現如今中海、南海和北海還沒有開闢出來,而袁常招募青壯,此前只是開闢出了中海,至於南海和北海是否要開闢出來,目前也不著急。反正,作為純辦公地點的話,中海目前是夠用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中海的位置在北京城中軸線上,硬生生的挖出一個幾百畝的人工湖,而辦公地點則是在湖中心。

“幽州牧好大手筆,竟然建造出如此一個地方。”

在前往辦公地點的路上,楊彪看到人工鑿出的一個大湖,忍不住感慨稱奇了一番。不要說他,劉協也是如此。長安和洛陽的皇宮園林宮殿無數,似乎也沒有打造這樣的湖景,看起來,袁常倒是更會享受。

“太尉過譽了!”

袁常謙虛的應了一聲,說道:“吾計劃以中海為中心,再挖掘南北二海,可為北京城之一景,吸引更多的百姓前來,增添我幽州的人氣。此外,中海以東的位置,再修建一座故宮,將大漢以前的朝代的古董名珍擺放其中,供世人觀賞。當然,同時也是要警醒世人,前朝因何而亡,我等後世之人當以此為戒。”

“哈哈,幽州牧想法甚好,希望老夫有生之年能夠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