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ent

“諸位愛卿,今天的朝會是遷都幽州之後的第一次朝會。幽州牧所實行的變法改革極為新穎,但是,卻不影響朕和諸位愛卿為興復漢室的熱情。相信在諸位愛卿的努力之下,朕的江山定然能夠超越先祖,諸位愛卿也都能夠配享太廟,受萬世尊崇之榮耀!”

“臣等定當不會辜負陛下期望!”

或許是第一次經歷這樣的會議,劉協的發言顯得很是簡短,三言兩語就結束了,一番話也很是空淡,沒有實際內容。

不過,畢竟是第一次,自然就不要太過講究了。

“陛下,接下來由臣來主持今日的會議。”

徐庶向劉協示意一番,而後整了整衣袖,站起身,手中拿著一冊帛紙,清朗的聲音響徹全場,說道:“今日的會議主要有四個主題,第一,國號變更;第二,官職改革;第三,兵制改革,第四,地域變更。”

徐庶話音落下,全場寂靜,落針可聞。

當然,不是因為徐庶說的太深奧大家聽不懂。相反,正是因為徐庶說的太過簡單、清晰、明瞭,大家都被徐庶說的內容給震住了。可以說徐庶的這番話,將會引發多麼劇烈的山崩海嘯。

只不過,相對於天子和百官的震驚,幽州一方的眾人就沒有多少表情了。

“敢問幽州牧,國號變更是何意?”

楊彪不用看劉協的表情,也能夠猜到劉協的臉『色』是怎樣的。國號的變更可謂是翻天覆地的大事,而幽州上下竟然猶如兒戲一般,如此平淡的提出來,好似不過是一件小事。變更國號,基本上相當於改朝換代了,難道袁常這是打算把謀朝篡位擺在明面上,一點遮羞布都不打算掩蓋了?

“正如字面上的意思,接下來會有徐從事為大家講解,楊太尉靜靜的聽著便是,無需著急。”

袁常平淡的話語,差點沒讓楊彪一口老血噴出。

變更國號這樣的大事,為何幽州上下能夠如此淡然以對?楊彪實在無法理解,為什麼他們會沒有絲毫的波瀾,難道他們不知道這是何等的大事?不過,袁常既然說了徐庶會解釋,想來有他的理由。如今朝廷積弱,一點話語權都沒有。若是朝廷強盛之時,誰敢在皇帝面前說這樣的話,怕是當場就被拖出菜市斬首了。

“因為高祖建立漢朝之前曾為漢王,故而立朝之後國號為漢。然則,漢之國號卻是太過狹隘,無法得到中原以外的異族臣民認可。故而,異族在臣服中原之後,不用多久便會再次反叛脫離中原,因為他們無法從漢之朝廷得到歸屬感。如今,前人付出無數『性』命攻下的西域都護府、南越、交州等地基本已經脫離了中原,自成一國,究其根本,就是因為漢之國號無法得到他們的忠心擁護。故而,經過幽州牧的苦思之後,便決定改國號為華,華國。何謂華?乃是中華大地,但凡是中華大地之下的百姓,皆是我華國子民。一旦異族臣民認可了華國子民的身份,有了歸屬感,他們又豈會再次反叛?屆時,放眼四野八荒皆是我華國之地,人人引以為豪,可見國號之於百姓的重要『性』。”

徐庶一番話說的慷慨激昂,義正言辭,讓人根本沒有絲毫反駁的餘地。當然,之所以無法反駁,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實力,若非幽州的實力擺在這,誰會聽徐庶的話,分分鐘也會有一堆的侍衛衝上來把他拖下去剁了。

“這…”

楊彪也是無法反駁,當然,楊彪並非是因為懼怕‘惡勢力’,而是因為徐庶說的確實在理。

漢朝國號的使用就是因為劉邦當過漢王的原因,原本劉邦的漢王是一個屈辱的經歷。但是,在劉邦麾下的努力下,這個屈辱的經歷卻成了立國的根基,於是劉邦二話不說就用了漢的國號,說這國號有多大的意義,顯然是沒什麼說法的。而改用華國的國號,似乎,有著不錯的寓意。

當然,這話楊彪不會說出來。

“荒唐!”

楊彪三個三公級大佬不發話,董承卻是站了起來,大聲反駁道:“若是更改了國號,這天下還是陛下的天下嘛?幽州牧,你這是置陛下於何地?”

“衛將軍莫不是有異心,換個國號這天下怎麼就不是陛下的了?難道說衛將軍打算謀朝篡位?”

“你…”

董承指著袁常,一臉的怒火,沒想到袁常這廝竟然睜著眼睛說瞎話,在場的誰看不出來有異心的自是袁常,他竟然有臉說別人,實在是太可恨了。不過,袁常說的也沒錯,只是換個國號而已,天下還是劉氏的天下,似乎沒什麼區別。

“陛下,不知以為如何?”

袁常不再搭理董承,而是將目光看向劉協。當然,劉協是否同意其實都不重要,說直白點袁常其實就是通知劉協一聲,無論他是否同意,最終都還是會按照這個方案執行下去。只不過詢問劉協一聲,是給他一點臉面,至少讓他覺得國號的變更是經過他的同意的。

劉協沒有當即就同意,而是看向楊彪,問道:“不知太尉、司徒和司空三位愛情以為如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詢問楊彪三人的看法,其實就是楊彪的看法。楊彪可以說是如今朝堂上碩果僅存的老臣子了,老成持重,且德高望重。若是楊彪支援,劉協也就沒什麼好反對的了;若是楊彪反對,以楊彪的威望,相信在場的百官多數都會支援楊彪的意見。而且,楊彪若是反對了,怎麼說是個德高望重的老前輩,袁常應該不會太過分。

只不過,劉協卻是想岔了,任何阻擋新法改革的人,袁常都不會給面子,即便是楊彪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