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五章 炊餅引發的慘劇(第1/2頁)
章節報錯
“奉孝,友若,來嚐嚐這炊餅,祖傳手藝,味道真心不錯,五星好評推薦。”徐庶拎著一袋牛皮紙包裹著的炊餅,邁著輕快的腳步走進會議室,看到郭嘉和荀諶二人,當即熱情的迎了過來,口中還難得的冒出一句俏皮的話語來。
“…”
郭嘉和荀諶二人對視一眼,只覺得徐庶是不是被人掉包了,為什麼會給他們一股詭異的感覺。
“咦,你們不嘗嘛?味道真不錯,麻溜的。”
徐庶見二人沒有反應,當即主動的拿出兩個炊餅,硬塞到郭嘉二人手中,而他自己則是也拿出了一個炊餅,豪邁的吃了起來,這種行為,放在以往根本不會發生在徐庶身上。這一刻,郭嘉和荀諶二人越發覺得徐庶是不是被人給掉包了。
“怎麼了?”
徐庶似乎終於反應過來了,看著郭嘉和荀諶二人的反應,不解的詢問了一句,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臉上,難道有什麼東西。
“那個,元直,若是有什麼事,不妨說出來大家一起參謀一番,千萬不要憋在心裡。”郭嘉一臉鄭重之色,好心的提醒了一句。
“呃!”
徐庶終於明白郭嘉和荀諶二人為何如此,嘴角抽了抽,解釋道:“奉孝,友若,你們且放心,並未發生什麼事,只不過先前吾在街上走一趟,響應主公深入民間的意思,在此期間終於有所感悟而已。”
“原來如此!”
郭嘉和荀諶二人對視一眼,暗自點頭,看來徐庶已經想明白了,他們心中也鬆了一口氣。對於徐庶這樣的人來說,有些事只有他自己看透了才有用,別人強加給他的思想是沒有用的。如今徐庶自己參悟了,那自然是最好,好歹共事了一段時間,他們也不希望徐庶就此黯然離去,這樣的結局無疑是最好的。
“來來來,你們為了主公的大業勞心勞力,先把炊餅吃了填飽肚子,接下來吾當與諸君共勉,不負主公重託。”
徐庶隨意的一句話,似乎在表達自己的心志。
“如此甚好!”
郭嘉和荀諶二人點頭回應,表達了他們歡迎徐庶的態度。雖然,剛才他們二人已經吃飽喝足了,不過,徐庶此時好歹新生了,獻上炊餅這個作為他的新生禮物,他們只能強忍著飽意,艱難的吞下這個加量不加價的炊餅。不過,說起來,這炊餅的味道真不錯,遲些倒是可以問問徐庶是哪裡買的,他們也可以去買一些嚐嚐。當然,現在肯定不能問,不然徐庶必然又要熱情的給他們塞幾個了。
“咦,是什麼味道這麼香,竟然讓我有種熟悉的感覺。”
正當郭嘉和荀諶二人艱難的嚥著炊餅時,一道訝異之聲傳來,卻是袁常走了進來,而在他身後董昭、趙雲等人跟著走進來,而說話之人自然是袁常。等走進會議室之後,袁常見到是徐庶的反應第一時間也是有些愕然,不過在與郭嘉、荀諶的眼神接觸之後,他就明白了什麼情況。
“元直,來一個我嚐嚐!”
袁常上前,從徐庶的牛皮紙中抽出一個炊餅,很是歡快的吃了起來。雖然沒有言語,但是,袁常的動作已經是最好的說明了。對此,袁常和徐庶二人都明白,彼此都表達了自己的心意,一切盡在不言中。
“味道真不錯,子龍你們也嚐嚐,別浪費了元直的一番心意。”袁常招呼了趙雲等人一聲,然後又問道:“元直,這炊餅不錯啊,誰家做的哪裡有賣,到時我也可以買些回去給家裡的夫人嚐嚐。”
袁常有一句話沒說出來,經常在外面買些美味回去,這樣她們就不會總想著壓榨自己,讓自己下廚滿足她們的口舌之慾了。
趙雲、董昭等人也都從徐庶的牛皮紙中拿了一個炊餅,這感覺就像是水滸傳裡取投名狀一般,場面有些詭異。不過,郭嘉他們可不知道水滸傳是什麼玩意,聽到袁常的問話,徐庶回道:“主公,此炊餅乃是屬下家中附近街道的一個大爺售賣之物,物美價廉,味道也著實不錯,故此買了些與主公和諸位同僚嚐嚐。那大爺姓武,家中排行最長,年輕時街坊領居都稱其武大郎,如今…”
“噗!”
只是,不等徐庶說完,袁常好懸一口氣沒提上來,差點就被嗆死了,若是真被嗆死了,估計他也是古往今來末那識境界第一個被嗆死的,上個頭條也是妥妥的。袁常總算把卡在喉嚨的炊餅給吞了下去,心中暗道這炊餅給他一種熟悉的感覺,原來是那個‘衣叉從天落,綠帽心中留’的武大郎家炊餅。若非如今的武大爺還活的好好的,袁常都差點以為自己碰到了同志。不過,這年代就有這武氏祖傳炊餅,說不定以後的武大郎是如今的這個武大爺的後代,自己要不要找個機會交代一句,好歹吃了人家的炊餅,也是應該的。
“主公,莫非這炊餅不合你口味?”徐庶不解的詢問到,咬了一口,感覺味道還不錯,不應該啊!
“與炊餅無關,剛才想事,有些走神因此嗆到。”
袁常搖了搖頭,當然不好跟他們說因為武大郎的名字讓自己想到了一本讓人慾罷不能的名著,到時候自己的形象估計都要毀了。於是,袁常連忙轉移話題,向郭嘉問道:“奉孝,新制度的執行方案你們思索的如何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主公,已經有些許頭緒,待吾與友若、元直他們再商討一番之後再稟告於主公。”
“也好,新制度的實行不容有失,仔細認真對待很有必要。”袁常應了一聲,隨後看向趙雲幾人,說道:“子龍,你們武將雖不參與政事,但是,新制度的協商建立你們也要從旁聆聽,因為新制度的實行需要你們的配合。待新制度正式實行之後,當建立一些相應的部門,而你們幾人則要進入這幾個部門將隊伍帶起來,所以,多聽多思考新制度的內容,這樣以後配合起來才能更容易。”
“是,主公,我等必定不會辜負主公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