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八章 勸說徐母(第1/2頁)
章節報錯
歸海一刀和上官海棠到達樊城之後,並沒有立即找上徐庶。而是花了幾天的時間在城內悄悄打探,經過了解,發現徐庶母親是個賢惠且深明大義的女子,而且對於天下的興衰,也保持著一腔熱血。因此,在瞭解過這些之後,上官海棠和歸海一刀商議之後,決定放棄袁常讓他們綁走徐母威脅徐庶的想法。準備用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辦法,說服徐庶,讓她勸說徐庶前往幽州輔佐袁常。
當然,其實主要是上官海棠的想法,歸海一刀就跟個悶葫蘆似的,幾句話蹦不出一個字,想讓他出主意太難了。
而要說服徐母,自然是要趁著徐庶不在家的時候執行,這一點也沒有問題。
經過上官海棠二人的查探了解到,徐庶每隔幾日,便會到周圍的城池去訪友,交流一番。最快也要第二日才會回來,因此,上官海棠和歸海一刀二人有充足的時間執行他們的計劃。
這一日,徐庶又出門去訪友了,上官海棠和歸海一刀等徐庶走了約半個時辰的時間,這才從角落走出來,敲響了徐庶的家門。
“福兒是你嗎?你們是?”
一道帶著疑惑的聲音響起,隨後,房門開啟,徐庶的母親徐李氏探出身形,看著眼前兩個陌生的面孔,不解的問道。
徐庶的母親如今不過三十多,一身樸素的打扮,眉頭幾道淺顯的皺紋,卻是掩蓋不了她那慈藹的面孔。徐母之前說福兒,乃是因為徐庶原本的名字為徐福,只不過後來因為好友的事件,這才改名為徐庶。
“大娘,你好!”
上官海棠端正的行禮問候了一聲,然後說道:“我們二人自北方而來,路過此地,有些口渴,所以想要向大娘你討些水喝。”
“哦,原來是這樣,你們跟我進來吧!”
徐李氏並沒有任何的懷疑,畢竟上官海棠如今不過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而歸海一刀也才十九、二十的樣子,在徐母的眼中,他們兩人比自己的孩子還小,面孔長得又不像是壞人,徐母自然不會有什麼懷疑的。
“大娘,謝謝你,你真是個好人!”
等喝過水之後,上官海棠甜甜的說道。稱讚完之後,上官海棠的目光在屋內掃了一圈,好似隨意一般的問道:“大娘,你這家中莫非就你一人,怎麼沒有看到其他人呢?”
“不是,大娘我還有一個兒子!”
上官海棠不僅人長得靚麗,這嘴巴也甜,徐母母性大發,對上官海棠也是喜歡不已,故而也就有問必答,“我這孩兒今日正好外出訪友,他的年紀也就比你們大一些,算是你們的兄長了。若是他在的話,正好讓你們認識一番,說不定還能成為好友。”
上官海棠眉頭微微皺了一下,似乎有些不悅的說道:“大娘,你一個人在家中,兄長他怎麼能外出訪友而置你於不顧呢!”
“那倒不是!”
徐母連忙替自己的兒子解釋到:“我兒他心憂天下,外出與好友縱論天下大勢,等待時機為朝廷效力。作為母親的,大娘自然不能阻攔我兒的一片赤誠之心。”
“敢問大娘,您的孩兒可曾在荊州府衙中就職?可為府衙獻過一策?”
徐母愣了愣,隨後搖頭道:“我兒不曾就職,也未獻過一策!”
“說的再多,不如行動。與人縱論天下大勢,於國於民有何利?如今天下正值大亂之際,大丈夫當提三尺青峰,為國效力。即便只是府衙中的一個書吏,做的事情微不足道,那也是真的在為國效力,難道憑藉他們書生說幾句話,就能改變天下的局勢,挽救天下百姓於水火之中不成?”
“這…”
聽了上官海棠的一席話,徐母想要替自己的兒子辯解幾句。但是,想了想,她發現上官海棠的話卻是極有道理,她可能沒有反駁的話語。而此刻,徐母也察覺到上官海棠似乎並非僅僅是來討水喝的,而是另有目的。
“海棠姑娘,你們?”
見徐母已經開始懷疑,上官海棠也沒有隱瞞,而是很直接乾脆的說道:“大娘,先前有所隱瞞,不好意思。其實我是幽州牧麾下玄字第一號密探,一刀是地字第一號密探。我們此番前來,是奉了我家主公幽州牧的命令,請大娘和徐元直兄長前往幽州。幽州牧對於元直兄長的才能極為看重,故而令我二人不惜任何手段,將大娘你和元直兄長帶走。”
“什麼,你們…”
徐母聞言,頓時瞪大了眼睛,驚愕的看著上官海棠。徐母也不愚鈍,自然能明白上官海棠話中的意思。所謂的不惜任何手段,無非就是強行把他們給擄走了。原本,徐母有些震驚,不過片刻之後就平靜了下來。如今上官海棠都已經把自己的身份和目的給說出來了,無論她怎麼決定,似乎都沒有反抗的能力了。
“原本,我二人是要強行將大娘你和元直兄長給帶到幽州的。但是,這幾日經過對大娘你的瞭解,知道你是一個深明大義的人,必然能夠明白幽州牧的一片良苦用心,故而,才決定不用強硬的手段,希望大娘能夠勸說元直兄長,讓他前往幽州一展才能。大娘正如我先前所言,我家主公曾說過一句話‘知易行難’,每個人都知道說,但是,做起來卻很難。元直兄長與好友交流學習,或許對於才學有一些幫助。但是,卻不如實實在在的為國為民做一些事,行動才是最直接展現能力的表現。還希望大娘三思,勸說元直兄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