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在戲志才沉思的時候,曹操卻是猛然長嘆一聲,沉聲道:“昔日虎牢關初見袁常之時,吾亦是將他看成一個阿諛奉迎之輩。然則,如今方知,當時的做出如此表現,不過是為掩人耳目,扮豬吃虎。早知如此,當日便應當將其收歸於下,或者!唉,可惜了!”

或者什麼,曹操沒有繼續說,不過在場的都是曹操的心腹,親信,只看曹操眼中的寒光閃爍,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亂軍之中死個人,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至於說將袁常收到自己麾下,曹操作為一名梟雄,自然是有自信能夠制衡袁常,讓袁常蹦躂不了,至少不會像袁紹一般,敢在自己的地盤上分割土地稱王做霸。想想看,連司馬懿父子三人這樣的大牛在曹操眼皮子底下都不敢蹦躂,袁常又哪裡會有自信跟曹操對著幹?袁常能夠發跡,也多虧得他是穿越者有著先知先覺的優勢,如果論起智謀和政治覺悟,司馬懿足以把袁常甩開十條大街。

“主公倒也無需憂慮!”

戲志才出言安慰了一番,嘴角掛著淡淡的嘲諷,輕聲說道:“袁常卻是主公勁敵不假,不過,如今應當憂慮的倒是袁紹那廝。看袁常這些舉動,必然不會是個甘於人下之輩,可嘆那袁紹志大才疏,引狼入室尚且不知。”

“哈哈!”

曹操大笑一聲,先前的惋惜瞬間消散無蹤。作為一名名垂千古的梟雄,曹操不怕任何人的挑戰,有對手反而是件更加美妙的事。否則,高處不勝寒卻是件讓人鬱悶的事。對於能夠預見到曾經的好友,日後的對手袁紹吃癟的情形。曹操想想都覺得興奮,猶如三伏天吃了冰棒一般美妙不可言。

見曹操如此神情,戲志才微微一笑。作為一方勢力的軍師。名義上的頭號謀士,除了出謀劃策之外。還要給自己的主上堅定信心。

就如東吳孫權麾下的魯肅,作為孫權的心腹,頭號走狗謀士。在曹操奪得荊州之後,孫權這個守成有足,攻取不足的君主,卻是第一時間想著向曹操納首稱降,一點羞恥之心都沒有,忘了他的老爹和兄長是如何艱難的奪得東吳地盤。即便麾下文武官員分成兩派。也多是選擇傾心於向曹操投降。而這個時候,作為孫權心腹的走狗謀士則站出來堅定孫權的信心,應當跟曹操決一死戰,而不是納首稱降。最終,孫權也決定了和劉備聯合與曹操開戰,而不是向曹操投降。若是孫權選擇了投降一途,那激盪人心的三國亂世,或許也就湮沒在了歷史長河之中,歷史的走向變得如何,那也就為未可知了。

魯肅勸說孫權跟曹操開戰。有一部分是作為臣子的職責,還有很大的原因還是為了自己。

孫權作為一方勢力,有可能開國稱帝。那他魯肅在孫權稱帝之後的地位也就不言而喻。然而,若是孫權向曹操投降,當一個有名無實的封王,那他魯肅又有什麼地位,又如何施展自己的才能?還有諸葛亮也是一樣的道理,說什麼仁義其實都是騙騙無知百姓,只要天下平定,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不用飽受戰火。便是最好的仁義。可是,諸葛亮偏偏要選擇一窮二白的劉備。幫助劉備建立自己的勢力,與曹操劃分天下。同樣是為了自己的地位,為了施展自己的才能。

否則,名垂千古的諸葛丞相又從何而來?

司馬懿跟諸葛亮的性質也是一樣,都是為了自己的地位和施展自身能力。不過,司馬懿比諸葛亮能忍,所以,司馬懿生生的把曹操拖死,把諸葛亮拖死,最終曹,劉,孫三家辛苦大半輩子,卻是便宜了司馬家,成為最大的贏家,不得不說是一件可笑的事。

“主公,雖然如今需要憂慮的是袁紹。不過,主公也應當加強細作對袁常的探聽。”戲志才頷首說了一句,等曹操凝神傾聽之後,接著說道:“袁常此番聯合劉和擊退烏丸和東部鮮卑等異族,一則是袁常為了中原漢人大義,不與異族為伍;二則是不想讓異族禍害幽州百姓,以免日後花費;實則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卻也是極其重要,主公當防備。”

“軍師,還有什麼原因?”

不等曹操詢問,夏侯惇連忙急切的詢問到,一副充滿求知慾的學生模樣,讓曹操極為滿意。夏侯惇心中也是極其感慨,軍師就是軍師,這智商就是不能比。自己看了這麼久的兵法,春秋,絞盡腦汁也只看出了其中一個原因,而軍師一副雲淡風輕的就隨口說出了三個原因,看來自己求學的路還很長,任重而道遠啊!

曹操也略顯疑惑的看向戲志才,戲志才提出的兩個原因,曹操自然是一眼就看出。至於第三個原因,曹操心中也有些許的顧慮,只不過是一瞬間就被他拋在了腦後。作為一名梟雄,曹操同樣有著自己的自信。

果然,戲志才神色嚴肅的說出了曹操心中些許的顧慮。而且,比之前兩個原因,戲志才似乎更加重視第三個原因。

“主公,還有一個原因,便是袁常兵馬的戰鬥力,主公必須防備。”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聽了戲志才的話,曹操皺眉沉思。而大廳內更多的謀士和武將則都露出一副不屑的表情,說到戰鬥力,曹操麾下計程車兵需要懼怕何人?不要說可以以一當百,甚至更多的虎豹騎精銳,就曹操收降的青州黃巾,在麾下的將領訓練之後,也是比之尋常計程車兵強悍好幾倍,一個曹操麾下的青州黃巾,絕對可以敵得過三個以上的漢朝正規士兵。而那些什長,佰長,都尉自然是更彪悍。

曹操軍中只看能力,不看資歷和身份,這也是曹操能夠稱霸的原因。劉備雖然也是如此,不過,到底是麾下人才太少,而且。那些有能力的將領也多是跟劉備有著不大不小的關係,像關羽,張飛就不說了;劉封是劉備的義子。糜芳是劉備的小舅子,吳懿劉備的大舅子。看起來,似乎能夠統領一方的大將,都是劉備的近親,而馬超,趙雲,黃忠等將領,卻沒有得到如此地位,讓人覺得劉備有種任人唯親的感覺。至於東吳勢力。統領一方的大將更多是孫家的子弟,其中內情也就無需細說。

曹洪更是跳了出來,不屑的說道:“軍師,你又何須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袁常有些能力某不得不承認看走眼了,但是,若是說他麾下兵馬的戰鬥力,主公計程車兵絕對不弱於他。若是袁常不服,某定要打的他服。”

大廳內的將領也多是跟曹洪一樣的反應,論戰鬥力,袁常計程車兵。他們也只有呵呵了。

不過,夏侯惇卻是露出思索的表情,戲志才既然提出來了。自然不會是無的放矢,那麼是什麼原因讓軍師這麼說,自己有什麼地方沒看出來的?夏侯惇從不會放棄任何學習的時間。

曹操有些頭緒,一時之間也想的不是很清楚。當下看向了戲志才,恭聲問道:“軍師,你為何如此說法?”

曹操同樣知道戲志才不會無的放矢,若是給曹操些時間思考,曹操一樣能夠想出來原因。不過,現在戲志才都已經想出來了。曹操自然不會浪費腦細胞去想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