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四章 戰事起(三十七)(第1/2頁)
章節報錯
“涿縣失守了!”
在公孫瓚聚集一眾麾下的議事廳內,公孫瓚面色平靜的看向麾下,毫無絲毫感情波動的平淡說道。那語氣,好似丟失的不過是一座跟他沒有關係的城池,而不是他曾經擔任涿郡太守時,對他有著重要意義的治所涿縣。
看著公孫瓚平靜的臉龐,低下的文武們也不知公孫瓚是真的平靜,還是將怒火隱藏在那斬殺無數敵人的昂然身軀內。所以,也沒有人站出來說話。
公孫瓚嘴角閃過一抹自嘲之色,他也早就預料到自己的麾下會有如此反應。想想袁紹麾下,能人無數,謀士、猛將,無一是公孫瓚能夠企及的。如今面對一座有著重大意義城池的失守,竟然沒有人站出來說出一個好的計策,公孫瓚感覺自己這個幽州刺史當的有些太失敗了。
“罷了,涿縣既然失守了,遒縣也沒有繼續守下去的必要了。傳令下去,三軍整頓一番,今夜從遒縣撤出。”
跟涿縣相比,遒縣實在沒有防守的優勢。當初之所以退守遒縣,也只是想要等待袁常那邊的訊息,誰知道袁常按兵不動,公孫瓚還想與袁紹爭鋒一場,卻是後方重要的城池被對方給拿下。等到張郃率領那一萬大軍從涿縣攻來,公孫瓚便會落入被兩面夾擊的境地,雖然張郃只有一萬兵馬,可是,挾著攻下涿縣後的勝利的氣勢,這一萬兵馬絕對堪比三五萬兵馬。故此,公孫瓚很明智的選擇撤退。
“屬下等領命!”
面對公孫瓚的命令,沒有人有絲毫的異議,即便有異議也沒有用。如今,他們難道能夠提出比撤退更有建設性的提議嗎?顯然沒有,因此。遵從公孫瓚的命令,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是夜,公孫瓚除了留下少數老弱駐守城池之外。率著大軍徹夜從遒縣神不知、鬼不覺的撤退。
次日,待袁紹準備攻城之時。卻是赫然發現,遒縣內早已是人去樓空,公孫瓚和十五萬大軍的身影消失不見。對此,袁紹免不了一陣惱怒,對於張郃拿下涿縣的喜悅,也淡了不少。正是因為張郃拿下涿縣的訊息,讓袁紹麾下的謀士有些失神,沒有過多的考慮公孫瓚的反應。才讓公孫瓚如此輕易撤退。否則,此番定要讓公孫瓚的兵馬留下幾萬屍體。
而在張郃拿下涿縣,公孫瓚從遒縣撤退之時,袁常依然還在通縣進行整頓改革。絲毫沒有急著讓大軍繼續前進,攻城很簡單,而攻下城池之後的建設,就難了許多。對於日後要成為自己地盤的領地,袁常不會有絲毫的鬆懈。
等到將通縣整頓的差不多之時,袁常這才下令大軍繼續前進。而這時候,距離張郃拿下涿縣。也已經過了十天了。
卻說公孫瓚當時從遒縣撤退之後,袁紹並沒有追擊,而是休整了多日。這才繼續前進。不過,這一次袁紹的兵馬前進的速度有些慢,似乎是在特意等待袁常大軍的行動。而公孫瓚撤出涿郡之後,在涿郡與燕國的交界處一座名為良鄉城的城池留下了三萬大軍,此城雖然比不上涿縣那般堅固,卻也屬於中上水準,有著這三萬兵力,袁紹這十五萬大軍想要短時間內拿下良鄉城,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且。公孫瓚此次留下的良鄉城守將乃是他的義子公孫冉,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公孫冉。絕不是個容易啃下的硬骨頭。良鄉城是攔截袁紹前進路線的一個障礙,袁常那邊。公孫瓚同樣也有準備。那也是在袁常必經的路線,燕國境內一座名為安次城的城池,跟良鄉城一樣堅固,也是留下三萬兵馬駐守。城內的守將,亦是跟隨公孫瓚征戰多年的老將。至於公孫瓚自己,率軍撤回薊縣之後,便再次召集各郡兵馬,將兵力擴充到二十五萬。公孫瓚所在的薊縣,與良鄉城和安次城形成犄角之勢,一旦兩座城池出現危情,薊縣的公孫瓚都能及時派兵支援。即便袁紹和袁常二人繞過這兩座城池直接攻打薊縣,那良鄉城和安次城的兵馬便能從後方與薊縣的公孫瓚將袁紹和袁常二人包圍。一切,看起來似乎是那麼的完美無缺,不過,實際上,會如公孫瓚所想的那般如意?
幽州境內的戰事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徐州境內的戰事也是不遑多讓。
先說曹仁、夏侯淵這一路,領著五萬兵馬從合鄉、昌慮這一路攻向徐州的治所下邳。因為曹仁和夏侯淵二人並沒有大行殺戮之事,這一路上城池的守將在稍稍抵抗了一番之後,便開城投降。而曹仁和夏侯淵二人在按照自己的意思行動之後,真的沒有收到曹操發來的責備,心中大定,更是加快了進攻的步伐。只要早日拿下下邳,擒拿陶謙,那麼曹操那一路便不會再攻城,曹操也就不會繼續屠城。這樣,對於曹操在徐州的統治,也有著極大的好處。
只是,開始的時候曹仁和夏侯淵攻城還很順利,然而,在攻打傅陽城開始,遭遇的抵抗便大了許多。而曹仁、夏侯淵在攻克傅陽城,擒拿了守將之後詢問一番後才知道,原來曹豹將這些城池守將的家眷控制,若是這些守將不拼死抵抗,後果可想而知。曹仁和夏侯淵二人在憤怒的同時,卻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繼續一步一步的朝著下邳城前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相對於曹仁、夏侯淵這邊,曹操攻打沛縣也不是很順利。沛縣是劉邦的老家,沛縣城內基本都是劉姓子弟,而且因為朝廷對沛縣的優待,沛縣可謂是非常的富庶,私兵也極其的多。曹操五萬兵馬,只分出三萬攻打沛縣,另外兩萬兵馬卻是提防著劉備和孔融兩支兵馬。雖然曹操看不起孔融和劉備的兵力,但是,曹操在戰略上藐視劉備和孔融,在戰術上卻是並沒有絲毫的鬆懈。孔融那一路兵馬暫且不論,劉備這一路兵馬之中,卻是有兩個人讓曹操忌憚不已。倘若在己方全力攻打沛縣的時候。關羽和張飛二人引兵衝來,到時候反而會讓大軍陷入不利的局面。那麼,原本歷史上還有青州田楷這一路兵馬。又跑到哪裡去了呢?
歷史上,公孫瓚前期和袁紹開戰的時候。公孫瓚有著極大的優勢,就是壓著袁紹打。直到白馬義從被袁紹的大戟士給破了,這才落入下風,然後勢力慢慢的削弱,最終兵敗自焚。而如今因為袁常的到來,公孫瓚被兩路人馬圍毆,公孫瓚一直處於弱勢。青州田楷的兵馬,自然沒有那個閒心來助戰陶謙了。
“主公。如此強攻下去,我軍怕是傷亡慘重啊!”
夏侯惇作為此次攻城的主帥,看著己方不斷倒下計程車卒,略帶憂慮之色的看向曹操。不過,面對如此傷亡,曹操卻是神色不變,目光平靜的看向正在交戰的城牆位置,淡漠的語氣在他口中響起。
“想要成為精銳,必然要經歷過戰火的錘鍊。傷亡是必要的的,也是值得的!元讓。慈不掌兵,你作為三軍統帥,且不可有婦人之仁。”
“是。主公教誨末將牢記在心。”
當然,夏侯惇如此人物,自然不會有婦人之仁的心。只不過看著己方計程車卒如此傷亡,他心中自然會心痛。不過,曹操都這麼說了,他自然只能接受曹操的教誨。
“子廉,劉備和孔融那邊動靜如何?”
聞聽曹操點到自己的名字,背後的曹洪撥馬上前,瞥了瞥嘴。不屑的冷笑道:“劉備和孔融這兩個貪生怕死之徒,如今只敢率大軍在我軍後方搖旗吶喊。卻是不敢衝上來與我軍交戰。主公,末將請戰。率領五千兵馬將此二路兵馬擊退!”
曹洪是有些鬱悶的,原本此次攻城曹洪已經向曹操請來了先鋒之職。結果,因為劉備和孔融兩路兵馬到達戰場,曹操轉而派他去監視劉備和孔融。然而劉備和孔融二人又不敢跟曹操的部隊交戰,曹洪只能紅著眼看其他將領威風凜凜的在戰場上殺敵,而他只能乾瞪眼,什麼都做不了。其實,曹洪也明白,曹操如此安排是對他好。當初為了這個先鋒之職,曹操麾下的將領可是搶破了頭,作為先鋒雖然比較危險,卻也是戰鬥最多的隊伍。或許是看在曹洪當初救了自己的份上,最後曹操把先鋒定給曹洪。不過,成也蕭何敗蕭何,也是因為曹洪救過曹操的性命,當劉備和孔融出現在戰場上之後,曹操立馬就把曹洪的職位給調動了,曹操或許是擔心救過自己的曹洪有什麼危險。曹洪反對了卻也沒有用,曹操的理由也很有說服力,劉備和孔融兩路兵馬的存在對己方造成了嚴重的威脅,這可是關係到己方大軍的存亡,如此重任非曹洪不能擔任。曹操都這麼說了,曹洪還能反對?都說這是個重任,曹洪要是還反對,那就是落曹操的面子,反而會惹得曹操不快。因此,曹洪的心中一直很鬱悶。
“子廉,戰場之上切不可有輕敵之心,那隻會給自己帶來災難。孔融暫且不論,劉備麾下的關羽和張飛二人你又不是沒有見識過,此二人皆是萬人敵之猛將。”
聽了曹操這麼說,曹洪只能壓下出戰的念頭。
關羽和張飛確實勇猛,見識過虎牢關一戰的眾人沒有一個人會懷疑。在曹操的麾下,也就夏侯惇、許褚等寥寥幾人可與之匹敵。不過,夏侯惇要指揮大軍攻城,而許褚是曹操的護衛,自然不能輕易離開。若是曹洪率領五千兵馬去攻打劉備,結果可以想象。
“殺啊!”
“衝啊!”
沛縣城牆之下,曹操計程車卒吶喊著衝向沛縣城頭。曹操計程車卒不愧是精銳之師,即便沛縣的守軍有著城牆的優勢,竟然還被打出了二比一的傷亡比例。二是沛縣守軍,一則是曹操計程車卒。有著城牆的優勢,沛縣守軍的傷亡是曹操士卒的兩倍,可見曹操士卒的強悍。當然,也有一點原因,那就是沛縣的守軍不能算是正規計程車兵。沛縣是劉姓子弟的地盤,大部分的兵力都是劉氏家族的私兵,私兵和正規士兵的戰鬥力自然是有著極大的差距的。若非有著曹操屠城的血淋淋的教訓在那,怕是沛縣的劉氏家族也不會如此頑抗。
“第六隊準備,進攻!”
夏侯惇策馬站立在大軍的最前方。仔細的觀察著沛縣城頭的戰情。等到前一隊攻城的時間到了,夏侯惇立馬果斷的下達了命令。如今的夏侯惇指揮起戰鬥是越發的沉穩有度,得心應手。已經完全具備了大將的風範。當初只懂得憑藉武力好勇鬥狠的夏侯惇已經一去不復返,說起來。夏侯惇能夠成長到如此地步,還是因為兩次進攻徐州指揮而鍛煉出來的。不得不說,曹操用戰爭來培養自己的屬下的做法,還真是非常到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