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八章 戰事起(一)(第2/3頁)
章節報錯
“哈哈,荀家主客氣了!表面上看上去有氣勢,真正的戰力卻還是不行,他們都是沒有見過血的新兵,想要成為精銳,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荀家主可莫要誇獎他們。讓他們連自己姓什麼都不知道。”
袁常大笑著說了一句,然後瞥了一眼身後某個已經尾巴翹起來的傢伙。
聽得袁常的話,典韋這廝很自覺的收起尾巴。顯然。袁常剛才指的物件,便是典韋了。
“袁太守見外了,若是看得起某,便稱呼某一聲友若。至於說袁太守麾下兵馬的戰力,某卻是實話實說,絕無半點虛言。”
“友若如此說,我也不矯情。不過,友若也莫要稱呼我太守,稱呼一聲承志。友若倒是爽快人。能夠結識於你,真乃幸事!”
看到袁常和荀諶二人談的如此開心。一邊的許攸就有些不舒服了。
說起來袁常和荀諶還是第一次面對面的談話,相對而言。許攸和袁常還更熟恁一些。然而,許攸為人跟他人交好,帶著很明顯的功利性目的,容易讓人心生反感。反觀荀諶,他跟袁常交好同樣帶著目的,卻沒有許攸那般明顯,一直都在套交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透出其他的意思。因此,袁常跟荀諶比之許攸更熟恁,也就可以理解了。
“袁太守,此番討伐公孫瓚,有如此雄壯士卒,必定能夠一戰而下。屆時,袁太守便能夠成為幽州刺史,到時候少不得要恭賀一番了。”
袁常沒有讓許攸直呼他的名字,許攸也不敢託大,當下套近乎的跟袁常說道。
“許軍師此言差矣,戰場之上變幻莫測,誰也不敢說能夠百戰百勝。即便是敗了也沒事,只要能夠保持永不言敗的精神,這便是極好的。”
“袁太守所言甚是,攸慚愧!”
許攸原本想奉承袁常一番,卻沒想到袁常根本沒有接受的意思。想當初許攸和逢紀二人到渤海郡和袁常談判的時候,袁常對他可不是這個態度。不過,許攸也算是明白了,袁常是故意借許攸來打壓逢紀的。如今逢紀不在了,袁常又沒有打算跟許攸深交,許攸沒有了利用價值,自然是懶得跟他多費口舌。
想明白這一點,許攸也清楚自己的處境,當下也沉默了許多。只怪他在袁常還沒有發家的時候沒有去結交,如今人家發展起來了,自然也不會太看重他。
袁常不待見許攸也是說得過去的,誰讓人家袁常知道許攸的惡行。
歷史上袁紹和曹操的官渡之戰時,可以說袁紹是佔有巨大的優勢。袁紹有著四州為後援,無論是兵力、物力、財力等各方面都是穩壓曹操一頭。除了麾下大將和謀士差一點點之外,但是,在兵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援下,大將和謀士的差距也被拉回,袁紹依然還是有著巨大的優勢。
在官渡之戰前,袁紹剛結束公孫瓚的戰鬥不久,士兵有些疲敝,物力、財力等各方面都有些損耗。故此,在是否與曹操決戰這個問題上,袁紹麾下的謀士分成兩派進行爭論。
其中,沮授和田豐二人認為應該打持久戰。袁紹有四個州為後援,兵力、財力、物力、糧草等各方面都能夠穩壓曹操一頭,用奇兵襲擊曹操,慢慢的跟曹操消耗,這個方法可以說是兩敗俱傷的方法。但是,袁紹當時在各方面都有優勢。而且曹操外部還有劉備、劉表,以及天子等各方面的威脅。所以,跟曹操打持久戰是相當不錯的一個方法。
而郭圖、審配則認為袁紹兵多將廣。可以跟曹操決戰。利用兵力的優勢,一舉消滅曹操。其實。這個方法也是可以的。
以袁紹的條件,無論是持久戰,還是決戰,都沒有太大的問題。
然而,壞就壞在袁紹心腹謀士有問題。他們的不合,導致各種戰略政策不能夠協調,即便是有好的主意,卻在爭吵、討論之中錯失良機。反而讓曹操慢慢贏得少許的優勢。優勢不大的時候還看不出來。當這些優勢慢慢積累起來,問題就很嚴重了。就如袁紹倚重的顏良和文丑被斬,兵力損耗,這些都是小問題,積累起來就變成大問題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許攸的反水。
許攸是袁紹的心腹謀士,這樣重要的人物反水,就跟袁常穿越前那個時代某個高官叛國一般,國家眾多機密洩露,對國家而言是致命的。而許攸的反水。對於袁紹而言是極其致命。許攸清楚袁紹的薄弱點,只要他指出,曹操立馬就能抓住這個機會。給袁紹一個致命的打擊。而事實證明,許攸這傢伙反水的倒是很徹底。
那麼,再回顧過來,問題就來了,許攸為什麼會反水?
當時許攸正在向袁紹獻計,沒有得到袁紹的蔡邕。而這個時候,卻是有審配派來的使者告發許攸子侄多收稅,中飽私囊,然後又說許攸當初在鄴城的時候。也亂收民間百姓的財物。其實,這一點就很值得人疑惑。為何審配好死不死的在如此重要的時候揭發許攸。這不是逼人反水?當然,至於真相如何。也無須深究。許攸的事被袁紹知道,袁紹自然是破口大罵云云,許攸就哀嘆一番,在屬下的建議下,便去投靠曹操。
首先一點可以知道,許攸是因為子侄和自己犯過錯,才被袁紹給怪責。若是許攸沒有犯錯,袁紹會那般對他?然後,許攸只是聽了屬下的一句話,就投靠曹操,不要說什麼意志不夠堅定。想來許攸或許有過這樣的念頭,如今因為自己的罪行被揭發,在袁紹麾下混不下去了,這就立馬乾脆的投靠曹操。如果說許攸投靠曹操之後,還能念點舊情,堅守底線,沒有把袁紹的薄弱點說出來,或許還不會讓人詬病。可是,許攸這廝投靠到曹操一方之後,為了自己的業績,沒有絲毫猶豫的,果斷就把袁紹出賣個底朝天,這就很讓人鄙視了。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袁常自然不會很看重許攸這傢伙。
“主公,三軍已集結完畢,隨時可以出發!”
當袁常和荀諶在聊天之時,趙雲策馬來到袁常跟前,拱手朗聲稟報到。
古時候的三軍自然不是海、陸、空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