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零章 雜儒之爭(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允靜坐於竹蓆之上,閉著雙眼,似乎在思考什麼。良久之後,王允豁然起身,眼中閃過一抹精光。臉上展露的是堅定之色,心中似乎做出了某種決定。
“來人,隨我到獄中。”
……
長安,分為廷尉獄和長安獄。廷尉獄乃是京都監獄,關押的犯人多是從天下各地押送而來的重要犯人,進入廷尉獄的犯人,基本都是被判了死刑,鮮少有例外。而長安獄,則與各地的監獄一般,關押的都是些尋常犯人,基本都是幾年的罪行。當然,死在獄中的那就另當別論了。
蔡邕為董卓哭悼,他的罪行顯然不輕,因此是被關押在廷尉獄中。
“你們都下去吧!”
王允揮退自己的護衛,轉而看向身穿囚服,躺在地上的蔡邕,問道:“伯喈,多日不見,何潦倒至此!”
蔡邕閉著眼睛,沒有看王允,嘶啞著嗓音道:“子師,我自知罪行難赦,我的要求不高,甘願受黥刑、刖刑,只希望留一條性命繼續完成漢史,這樣的要求你也不肯答應嗎?我知道如今長安盡被你掌控,只要你點頭,相信不會有人反對。”
王允不徐不疾的盤腿坐在地上,絲毫沒有顧忌獄中髒亂的情形。
“伯喈,非是我所願,唯有你死了,對儒家才是最沉重的打擊。當今天下,除你之外,無人可稱得上儒學大師。”
蔡邕豁然睜開雙眼,凝望王允,沉聲道:“子師,你這句話是何意?你不是儒家弟子?”
“哈哈!”
王允突然仰天大笑,一臉得意的說道:“伯喈,與我相交多年,你也沒有發現我並非是儒家弟子吧?不怕實話告訴你,我傳承的乃是雜家之道。”
“什麼!”
蔡邕終於被驚到了,沒想到相交多年的好友,卻是跟自己思想並不一致的雜家學派的弟子。
“嘿嘿!”
王允冷笑一聲,嘲諷道:“春秋戰國之時,百家爭鳴,何等昌盛的局面,因此造就了無數聖賢湧現。各家學派的創始人,皆可稱之為聖賢。然而,到了今日,何人敢自稱為聖賢?即便是伯喈你,距離聖賢也差一大截。造成如今的局面,你心中是否明白是何人之故?”
蔡邕身為當世大儒,自然知道如今的儒家士人究竟是怎麼一個情況。只知研討經學,空有大道理,於國於民卻是沒有絲毫用處。至於造成這種局面的人,蔡邕心中也略為明白。
王允冷著臉,嘲諷道:“估計伯喈你也想到了,罪魁禍首便是董仲舒。董仲舒想要讓儒家一家獨大,故此向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也正因為董仲舒的提議,才使得百家學派沒落,而儒家最終也跟著沒落。曾經與儒家並稱於世的墨家,如今不知何處。百家學派,亦是斷了傳承,歸根結底,都是董仲舒之過,其罪當綿延千古。”
王允沒有理會蔡邕的神情,接著說道:“我雜家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先祖師呂不韋奇貨可居而使雜家空前興盛。奈何嬴政遭人蠱惑,棄我雜家不用,真愚鈍之徒!否則,秦之榮耀,何至於僅有數十年光陰。”
蔡邕面無表情,反問道:“任何的學派都會有興盛衰敗之時,正如嬴政焚書坑儒,儒家弟子依然堅持過來,才能發展到今日局面。這非是一人能夠影響,即便殺了我,對於儒家又能有什麼影響?”
“伯喈你如今是儒家學派的中心人物,你死了,儒家必定遭到沉重的打擊。我也未曾想過要覆滅你們儒家學派,因為我並沒有你們儒家的偽善。如今我掌控長安,輔佐天子,將我雜家學派發揚光大亦不是沒有可能,恢復先祖呂不韋之榮耀,已經時日不遠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王允好似狂熱的信徒一般,興奮的述說著自己的思想,沒有半點掩藏的告知於蔡邕。他不怕蔡邕會洩露自己的秘密,因為在這之後,他就會送蔡邕上路。
蔡邕搖了搖頭,打擊王允道:“子師,想要恢復百家局面,你註定無法做到,因為你不是王者。想要做到這一點,那麼必定是要一個無所畏懼,不受制於人的王者。你要借天子之手完成你的理想,絕對是沒有可能的。”
“誰說沒有可能的,我努力了一輩子,誰也不能阻攔我。可惜伯喈你看不到那天,不過等到我完成理念的那一天,會到你的墳前悼念,讓你知道我的成功。”
“子師,我與你道不同,自今日起,我們便是路人,慢走不送。”
蔡邕再次躺回地上,示意王允可以走了。
王允回頭望了一眼蔡邕,隨後一言不發的走了出去。招手將兩名護衛喚來,王允眼神示意一番,隨後便走了。
兩名護衛留了下來,因為他們要完成王允的任務,將蔡邕縊殺,並且偽裝成蔡邕自殺的情形。
“你們想要幹什麼,放開我…”
“伯喈,一路走好!”
走出廷尉獄,王允低聲吶吶自語一句。隨後拋開心頭雜念,接下來他將大展宏圖,恢復雜家榮光,沒有任何人或事可以阻攔他實現自己的理念。過去的一切,都讓他們成為雲煙散去吧!
喜歡三國之四世三公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四世三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