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班加羅爾世貿大樓

雖然她也沒打算做什麼,但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讓她覺得很不爽。

在安雲兮看來,雖然都是財閥,但印度和韓國的財閥還是有根本的區別的。

因為韓國培養的企業具有國際競爭力,而印度企業的壟斷範圍和影響力卻僅限其國內。

與韓國財閥相比,印度財閥大而不強。

除了收購一些歐美公司和品牌外,本身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並不突出,無法為印度賺取大量外彙,只能“窩裡鬥”,在印度國內加速內卷。

而政府打著民族主義旗號,大搞貿易保護,如實施天價進口關稅等,限制外國公司進入,保護這些大財閥的利益,進一步加劇了財閥的對內壟斷。

安雲兮在查資料的時候有看到相關的訊息報道:印度政府曾對華國的小米公司進行多次敲詐勒索。

先是開出了巨額罰單,然後又強制要求小米公司在印度投資辦廠時,必須聘用印度人當高管,而這些高管大多來自財閥家族。

這一系列的做法,讓安雲兮大呼無恥!

這種經濟發展模式,根本就不算是一種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安雲兮自然是第一時間看出了其中的弊端。

事實上,這些弊端已經開始顯現並對這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一系列負面的影響了。

最明顯的就是,這些貿易保護政策使得財閥們更加不思進取,只能在國內“稱王稱霸”,缺乏國際競爭力。

由此導致了一種奇特的現象,那就是印度的名義gdp在迅速增長,貿易逆差卻一直沒有得到改善。

此外,從這些繁雜的資訊中,安雲兮發現:印度的這些財閥們透過與政壇的緊密聯系,往往能夠左右政府的決策過程。

他們利用手中的資源和手段,推動有利於自身利益的政策出臺,從而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和影響力。

而財閥們的財富積累往往以剝削和壓榨廣大民眾為代價。

他們透過特權和壟斷地位攫取了巨額財富,普通民眾則面臨著貧困和失業問題,造成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加劇了印度社會的不公和動蕩。

如果印度政府能夠限制和改造財閥,那國民經濟還有救,然而可怕的是,印度政府卻採取了掩耳盜鈴的做法。

這些情況安雲兮透過瞭解到的一些資料很容易就分析出來了。

但因為不是自己的國家,安雲兮對此並沒有投入太多的注意力。

反正她只是個小股東,坐等分紅,直接拿錢不香嗎?

在安雲兮的悠閑學習中,射擊世界盃總決賽的全部比賽成功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