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探望 恕哥哥,好似比從前更加疏朗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18章 探望 恕哥哥,好似比從前更加疏朗了。……
三月初,春風拂面,馬車停在山腳下,一下車,可見滿山青翠,潔白如雪的杏花沿著石階一路盛放。
蓮花寺門前,小沙彌將一行女客迎入寺中,為首的婦人氣質清豔,她身後跟著的兩個少女,一人著艾綠,一人著桃紅,皆是眉目如畫,雖年紀尚小,但仍能看出日後傾城之色。
三人拜完佛求過簽,緩緩往山下走去。
陳瑩兩步跳下臺階,紅色裙擺隨風飄飛,她手中握著一支簽,輕嗤一聲道:“這勞什子簽文,分明是在胡說八道。”
江氏心事重重,輕斥道:“瑩姐兒,佛門重地,不可胡說。”
她心裡還在唸著那簽文。
“急水灘頭放船歸,風波作波欲何為。若要安然求穩靜,等待浪靜過此危。”
解簽的法師道,此簽乃船行急灘之象,若求得是好事,則此回不成。
江氏問的,恰是長子陳恕今年的鄉試。
姜貞在一旁扶著江氏,寬慰道:“二夫人,恕哥哥的學問何須擔心?顧先生不也說了,此番恕哥哥必然會中的。”
江氏點頭,暫時按捺住心底的不安,是啊,恕哥兒入東山書院兩年,回回月考都是第一,有什麼可憂慮的呢?
三人回到馬車裡,繼續前往山腳下的東山鎮,東山書院就在鎮子上,不過此次,三人並非特意來看望陳恕的。
她們於一月前從揚州前往盛京,探望剛懷孕兩個多月的陳芙,回來的路上剛好路過東山鎮。
車裡,江氏撫著茶杯,感嘆道:“你們大姐姐,看著是沉穩了許多。”
陳瑩一向看不慣陳芙,但這一次卻沒有反駁母親的話。
陳芙前年九月與大理寺卿吳嵩的庶長子吳紹庚成婚,一年多未有子嗣,年初,吳紹庚之母楊姨娘做主,給兒子納了兩位良妾,偏偏此時,陳芙被診出有孕。
但她胎像一直不穩,且隱有滑胎之像,大夫人十分擔憂,愁得生了惡瘡,無奈之下,老夫人讓二夫人上京探望陳芙。
姜貞知道,這是老夫人在警告吳家,給陳芙撐腰。
再次見到陳芙時,她已快認不出來了。
一旁的陳瑩正巧也在感嘆,“娘,大姐姐……怎的憔悴那麼多?”
姜貞記憶中那個神采奕奕,明麗照人的陳家大小姐陳芙,再見時,已成為了一尊端正刻板的木胎泥像,她扶著並未顯懷的肚子與她們說話,眼神像一口幽深的古井。
江氏心裡大抵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但芙姐兒並未在她們面前訴苦,反而一直笑著。
“二嬸和兩位妹妹能來看我,我已十分感激,煩二嬸回去轉告我娘,我在吳傢什麼都好,夫君待我溫柔,婆母也心疼我,如今的日子,我再沒什麼不滿意了。”
江氏不願去戳破陳芙強撐的臉面,她心情複雜,在陳瑩姜貞面前,卻也為陳芙掩飾道:“你大姐姐有孕在身,難免疲憊,臉色憔悴些也是正常。”
陳瑩半信半疑,不過馬車外的風景很快吸引了她的注意力,讓她不再糾結陳芙的事。
江氏也鬆口氣,笑著道:“瑩姐兒,把簾子放下,翻過年就要十歲了,問還沒得規矩。”
陳瑩不捨地松開手中的簾子,嘀咕道:“娘,二哥也不在,你就別提什麼規矩不規矩的了,多無趣呀。”
江氏輕輕一笑,“是麼?等會兒見到你二哥,你也把這話同他說一遍。”
陳瑩一下閉緊了嘴,雖然與二哥陳恕已兩年多沒見過面,但她還記得二哥嚴肅的面容,心底生寒。
姜貞淡淡地笑了笑,她對陳恕的印象已不太深刻,只有每次見到小黃鸝時,才會想起他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