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回京 姜貞驚訝地抬起頭。

得知陳恕要走, 平陽縣的百姓們無人不驚泣。有了剛收獲的夏糧和終於拿到手的賑災糧,如今他們的日子越發好過,在姜貞的建議下, 許多百姓家中養起了雞鴨牛羊,食物越發豐富,陳恕開放了市集, 如今還有許多附近的百姓們過來做生意。

日子眼見越來越好,而他們的父母官卻要在此時離開。

姜貞在屋裡都能聽見門口的哭聲, 這幾日只要一出門, 就會被人們拉著哭訴, 讓她無奈之下只能待在家中。

紅杏出去一趟,愁眉苦臉地回來道:“小姐, 外面又送來了好些東西, 都嚷著想見您一面呢。”

姜貞搖了搖頭道:“我還是不出去了,免得徒增傷悲。”

再是不捨, 也有真正離別的那一天。

她吩咐紅杏先將東西收起來, 等他們離開後,再讓阿嬤還回去。

陳恕所在的縣衙,也被圍的水洩不通。陳恕打聽到接任他的新知縣是阮從南的同科, 據說為人不錯, 在新知縣上任之前, 他要將手上的所有事務都打理清楚。

飛蓬得知二人要走, 特意下山一趟, 猶豫許久,問了一句,“你走了,那學堂怎麼辦?”

陳恕失笑, 與他相處久了,自然知道這少年刀子嘴豆腐心,笑了笑道:“放心,我已經交代下去了,新知縣定不會忘記。”

飛蓬憋了半天,有些失落地道:“真是不懂你們,在這裡待著不好嗎?非要回那什麼盛京去。”

對於一個從來沒有出過平陽縣的人來說,盛京太遙遠了。

雖然姜貞說以後有緣還會再見,但飛蓬起了一卦,卦象不好,或許幾人再也不會相見。

陳恕安慰道:“山長水遠,總有再遇之時,寨主,還要請你多照顧這些百姓們。”

飛蓬能掐會算,有他在,平陽縣幾十年內應該都不會再遇到上回那樣的大災難。

飛蓬義不容辭地點點頭,“這是自然。”

他畢竟是男子,再如何傷感也說不出太矯情的話,丟下一堆禮物,飛蓬長籲短嘆地走了。

等陳恕和姜貞啟程那日,全城百姓都來相送,人群中不時傳來哭聲,三蛋子紅著眼,卻一反常態地沉默。

陳恕和姜貞聽著青牛響亮的哭聲,心中的不捨絲絲纏繞,陳恕嘆了口氣,放下車簾,低聲吩咐青松,“走吧,天黑前盡量趕到華州府。”

姜貞擦了擦眼角的淚。

馬車漸漸駛離平陽縣,由陳恕和百姓們親手建起來的高大城牆也成了一條細蛇,紅杏傷懷道:“阿嬤說,之前那座破廟,他們打算拆了給小姐和姑爺建生祠。”

話音剛落,馬車忽然停下,陳恕扶住姜貞,皺眉問道:“出了什麼事?”

墨竹掀開半邊車簾,正想說話,一記響亮的聲音大聲喊道:“陳大人!姜姐姐!我也要跟你們一起走!”

竟是三蛋子!

姜貞驚訝地出去,看見一個黑瘦的少年攔在馬車前,攤開四肢躺在地上,耍無賴似的不讓馬車離開。

見姜貞出來,三蛋子紅著眼道:“姜姐姐,帶上我吧,我可以自己出去找吃的,絕不會給你們添麻煩,我還會洗衣做飯,拿我當丫鬟使也可以。”

姜貞看見他鞋底磨穿了兩個大洞,猜測他應該是走的小路,一路狂奔追上了他們。

她有些猶豫,盛京不似平陽縣,三蛋子天性質樸,在盛京只怕不太習慣。

陳恕跟著出來,見到眼前情形,淡淡問道:“你出來,可曾知會家人?”

三蛋子一骨碌爬起來,恭敬地回道:“大人,阿嬤答應了,這是她給大人的信。”

阿嬤會些簡單的文字,陳恕接過信一看,果真是阿嬤的筆跡,對上三蛋子渴盼的眼神,略思襯了片刻道:“你既然下定決心,我們便答應你,日後我會找人教導你武藝,你便跟在夫人身邊。”

三蛋子高興極了,連連道謝,爬上馬車跟青松和墨竹坐在一起。

馬車繼續前行,姜貞對陳恕收下三蛋子表示隱隱擔憂,陳恕安慰道:“貞貞,他雖年幼,卻天賦靈敏,當初能帶著家人在華州府活下來,不缺智謀,你身邊沒有人保護,我也擔心,他忠心得用,也是兩全其美的事。”

姜貞聽著外面三蛋子與青松墨竹說笑的聲音,稍稍放下心。

三蛋子隱隱聽見陳恕對他的誇贊,眼角眉梢都是笑意,不過跟青松墨竹說了會兒話後,他的心情又變得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