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生存而偉大,因繁衍而變強!

但如今敵人已經幾乎兵臨城下,已經嚴重威脅到了人類的生存安危。

既然不能坐以待斃,那就選擇主動出擊!

與恩迪亞文明的初次交鋒,是華夏星際艦隊採取的主動。

秦天簽署同意的迷惑行動方案,由劉琛和馮芃制定並實施,目的是讓恩迪亞文明找不到銀河系準確位置。

而最開始派出的七艘星際艦船,在距離銀河系還有三十多億光年的時候,就遭遇了‘意外’。

想要迷惑恩迪亞文明,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找不到目標,而那奔著準確目標飛來的七艘星際艦船,如果持續航行勢必能找到銀河系。

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因為恩迪亞文明從未經過戰爭,並沒有戰爭經驗,它七艘星際艦船都是‘定時定距離’的躍遷前進,因此前進規律是有跡可循的。

所以,華夏星際艦隊果斷出動了星際偵察艦,算準了它們躍遷時間和地點,埋設了一片太空雷場,讓它們剛結束空間躍遷就突然找到猛力爆炸。

為了進一步迷惑對手,這次爆炸模擬得很像是超新星爆發,一瞬間的高強度能量釋放和引力場扭曲,足以將空間躍遷出來,還沒有防護罩保護的星際艦船,剎那間熱熔幹淨。

這樣的秒殺,可以讓恩迪亞文明根本接收不到艦船發出的訊號,只可能知道它們突然失蹤失聯了,並不知道準確位置在哪兒?發生了什麼事?是遇到了敵人襲擊,還是遭遇了星際災害?

而這次行動,也是有實戰案例參考的。

當初哈拉剋星球之戰爆發之前,託胺撻帶著他的星際艦隊主力,總共11艘星際戰艦,那可都是伽藍帝國很強悍的星際戰艦,本是打算尋找叛逃的恩特茲等人,結果哪兒想到,極為倒黴得鑽進了秦天的中子脈沖試爆現場,瞬間就幾乎全軍覆沒了。

而如今,微樂幹脆利落的幹掉這七艘恩迪亞文明的星際艦船,那當然是採用這種‘秒殺手段’。

不打則已,一打就滅了它連反手之力都沒有,而且還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行動非常成功!

此番‘秒殺行動’搭配之前間諜衛星的訊號幹擾,直接産生的結果,就是恩迪亞文明蒙圈了,它很長時間內都沒有做出任何反應,而是在不停的分析計算、模擬推演。

矽基類文明與人工智慧沒什麼差別,它是否聰明強大,就在於有沒有足夠的案例經驗可供參考。

就像蹣跚學步的嬰兒,為什麼可以學習走路?單純是因為有雙腳嗎?為什麼沒有學動物那樣四肢著地的爬行呢?

原因很簡單,就是有父母教嬰兒如何蹣跚學步,如何使用碗筷、如何咿呀學語。

沒有先例可供參考、沒有學習物件可供模仿、沒有案例事件可供分析……

不管是人工智慧,還是矽基類文明,沒有經歷、沒有模仿,就沒有提高。

就像再怎麼聰明的人,想要迅速成長起來,就必須要讀書學習,汲取前人的知識才能更快成為學識淵博之人,否則就算是愛因斯坦那麼牛逼的人,剛出生扔到一片荒蕪的戈壁上,他怎麼能想到相對論?

對於如今的恩迪亞文明而言,意外的情況出現了三個。

不明身份和來歷的飛船闖入它的地盤,威脅到了它的安全,它安排星際艦船將其打爆了,之後又根據通訊破譯的方向位置,派出星際艦船去搜尋,然而沒有得到搜尋結果,卻直接失聯失蹤,甚至周圍許多個地方,都有大量的複雜訊號。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從未經歷過這些的恩迪亞文明,就像是從未經歷過火災、地震、海嘯等特大自然災害的少年,即便有著聰慧過人頭腦,面對這些沒見過、沒聽過,根本意想不到的狀況,他自然會懵了。

錯愕!驚訝!恐懼!

這些情緒當然是不會有的,恩迪亞只會對現有發生的狀況、收集到的訊息,進行統一的分析整理,研判為什麼會出現這些、這些事件的發生會對自己的生存構成什麼影響。

吞噬擴張,才是本能所在。

恩迪亞經過許多天的反複推演計算之後,確定這些不明艦船、幹擾訊號、意外失聯等等,或許會對自己的生存構成一定影響。

所以,它開始行動起來。

一切就像是秦天預想的,也如同太昊所說的,矽基類文明在沒有實戰經驗的時候,就像是個傻子似的,會做出最愚笨但卻又最符合實際的選擇。

它廣撒網似的派出了大量星際艦船,奔赴每一個訊號幹擾點,試圖找尋出真相。

這時候,迷惑行動第二波開始了。

隱蔽出擊的多艘星際戰艦,盡量以伏擊、偷襲等方式,將這些星際艦船幹掉,而且同一時間發起攻擊,讓恩迪亞徹底迷糊,不知道敵人到底在哪個方位、到底數量如何、實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