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恩特茲還在酩酊大醉的時候,秦天已經回到了卡博拉星球。

抵達沙漠城基地後第一件事,便是檢視‘躍遷技術’實驗模型。

這項關鍵性技術,意義十分重大,幾乎可以徹底顛覆傳統的動力體系。

打個比方,這就好比蒸汽機發明之後,蒸汽火車的出現,讓人類遠行不再依靠畜力拉車,甚至是緩慢不堪的步行,內燃機的發明,讓人類有了汽車,出行更加便捷……

而空間躍遷技術,就是可以徹底顛覆星際旅行方式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革新技術。

以地球人類文明為例,從開始走上航天探索之路開始,人類使用的是化學燃料發動機,推重比、燃耗比都相當嚇人,想要將幾噸重的東西送到三四百公裡的近地軌道,得需要用幾百噸重的火箭來推送。

再往後,微樂航天科技推出了‘等離子體推進’技術,鯤鵬貨運飛船一飛沖天,運載力和效率大大提升,然後又有基於核爆原理的‘元素聚變發動機’,讓星際旅行速度大增,超光速引擎的出現,更是進一步縮短了星際旅行的時間與距離。

不過,空間躍遷技術更先進更強大。

因為不管使用任何發動機為推進動力,航程足夠遠的情況下,依然要耗費不少時間,但空間躍遷可就不一樣了,它相當於是人工構建了一條蟲洞通道,將位於宇宙之中不同位置的兩個點,直接透過蟲洞相連起來,瞬間穿越過去。

所以,這種吊炸天的‘黑科技’,對於縮短星際旅行時間、降低成本,簡直不要太厲害了。

如果從a點到相隔一座大山的b點,採用‘等離子體發動機’的太空飛船,如同走路一般慢慢爬行,而採用‘元素聚變發動機’的星際艦船,則類似於騎車,用上了‘超光速引擎’的星際艦船則如同開汽車,但都是走盤山公路,耗時耗力。

而空間躍遷技術,就好比是將間隔在a點和b點之間的大山,打穿了一個隧道,這樣一來,高速穿越隧道快,還是繞山盤山路更快?誰快誰慢,自然是顯而易見的。

所以,盡管微樂航天科技已經可以做到讓星際艦船,達到超光速飛行的驚人速度,但速度再快,也沒有空間躍遷更節省時間、更節約能源。

茫茫宇宙浩瀚無垠,星系之間,往往相隔著很多光年。

就像距離地球所在太陽系,最近的星系也就是大麥哲倫星雲,可是距離也有16萬光年。

光速是每秒約30萬公裡,而光年是光跑一年的距離,也就是九萬多億公裡。

微樂航天科技,目前打造的最先進星際艦船,也就是龍魂級星際驅逐艦,最高航速可達到五倍光速,也就是每秒150萬公裡,可是即便以這樣的速度,也意味著要從地球飛抵大麥哲倫星雲,起碼要三萬多年。

三萬多年……

秦天想想都醉了。

誰特麼能活著抵達?哪個老妖怪,能活三萬多年?就算有這麼長的壽命,又怎麼可能浪費在單程旅行上?

所以,光是讓戰艦飛行速度快起來,還不行,哪怕每秒能夠飛出一百倍、一千倍光速,都對星際旅行無濟於事。

這就好比路況不變的情況下,哪怕跑車也好、貨車也罷,跑得再快,都是走盤山公路,哪兒有直接打通一條隧道,走捷徑來得快?

星際旅行是非常漫長、極為耗時的,也正是因為星系之間、星球之間,相互之間的距離太過於遙遠了,所以在很多時候,不同的文明之間,是根本缺乏交流溝通的。

因而要不是當初大富翁系統一次次給的有獎任務,都給了‘地圖包’,給秦天提供了準確的、可多次反複使用的天然蟲洞位置,秦天又怎麼可能發現達斯坦、博爾、奎特、亞當斯等等星球呢?

所以,對於一些技術層次低的文明而言,他們甚至是可能會覺得,整個宇宙中,也就他們一個文明瞭,不可能存在其他生命星球、其他文明。

但那只是‘井底之蛙’的片面之言,不能說住在山這邊,看不到山那邊,就說山的那邊沒有人居住,不可能遊不過河,就篤定對岸沒人居住。

只有想盡一切辦法實現科技進步,才會看到宇宙中越來越多的文明,越來越璀璨的多元文化。

如今的秦天,最想要的就是這‘空間躍遷’技術。

熟練掌控了這個技術,那可就厲害了。

從地球到達斯坦、亞當斯等等任何一個星球,只要輸入準確的空間位置,然後進行空間躍遷,數千萬光年的距離,將不再繞路去找天然蟲洞穿越,而是直接如同高速公路上,汽車穿越隧道,用不了多久就越過了‘茫茫大山’,將旅行時間大大縮短。

到那個時候,‘住在亞當斯星球,工作在地球’,將不再是虛妄的構想,那將是特殊的高效率交通方式,將極大改變人類的生活。

甚至,該技術應用在地球上或者其他星球上,那麼什麼長途汽車、高速列車、超音速客機等等,都統統o爆了,它們需要花費動輒幾小時才能跨越幾千公裡的距離,而採用空間躍遷,那麼一分鐘不到,就抵達目的地了。

到那個時候,可能上個廁所的時間,就已經到了幾千公裡之外,而如此高效率的交通方式,絕對會極大的改變人類的現有生活。

對於那些因為距離太遠,而痛苦不堪的異地戀情侶……

對於那些在大城市買不起房卻又不得不住在遠郊,結果每天上下班格外耗時耗力的通勤族……

對於需要滿世界不停出差,奔波辛苦的商務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