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6章 恐怖的強大實力!(第2/3頁)
章節報錯
需求,決定技術前進方向。
矽基類的恩迪亞文明,發展進步是為了生存,但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星系是足夠龐大的,就像太陽系,都有數十顆大星球,還有很多小行星小天體,直徑數億公裡,而加上相鄰的其他星系就更大了。
所以,恩迪亞文明只看到了周圍有足夠多的星球,可以滿足它很多年的吞噬拓展,即便一個星系被它霸佔了,它還可以向周圍的星系蔓延拓展。
因此,恩迪亞文明最近十幾年的科研進步,主要是集中在如何資源最大化利用,如何更加適應惡劣的宇宙環境,如何擁有更強的計算力、更低的能耗……
但是,恩迪亞文明並沒有在星際航行方面有重大進步,因為在它看來,能在星系內航行穿梭已經足夠用了。
一個星系還沒有被吞噬侵佔完,恩迪亞文明還沒有研發星際旅行技術的需求,假如整個星系以及周圍星系被吞併了,需要航行動輒數百億、數千億公裡,甚至是許多光年之外,才能有其他星球可供侵佔,那它才會投入力量進行研發。
這就好比將一個懶惰的猴子,扔進了一大片果園裡。
猴子擁有了一顆碩果累累的果樹,足以滿足它一日三餐,懶惰的它當然是不會學習游泳,以便於能遊過河霸佔對岸的其他果樹。
有需求,才有動力。
恩迪亞文明在許多領域裡技術都已經非常先進強大,但是沒有星際旅行的需求,所以恩迪亞文明,並沒有學會利用蟲洞進行跨星系旅行,也沒有進行空間躍遷的相關研究。
就像一個不出遠門的低調土豪,他雖然特別有錢,但他可不會花巨資去買架能洲際飛行的超音速公務機。
但如果土豪有了需求,需要經常各國飛,強大的財力能讓他很快就買到超音速公務機。
恩迪亞文明就是如此。
有足夠的能力,只要有了星際旅行的需求,需要向更遠的其他星系進發,秦天相信,它肯定要不了幾年就能掌握蟲洞穿越技術、空間躍遷技術。
畢竟,它的技術積累和計算能力太強了。
指甲蓋大小的光子晶片,都能擁有每秒數百億次的浮點計算能力。
而恩迪亞文明卻是幾十顆星球那麼大,它的計算力有多高,連大富翁系統都估算不出來,但絕對高到超乎想象。
也許每秒能夠達到無數個億次?
模擬核彈爆炸,可能都只需要千億分之一毫秒。
即便是超新星爆發、黑洞坍縮這樣的宇宙天體物理現象,恐怕也要不了多久就能模擬計算出精確結果。
計算力!
衡量一個文明的先程序度,最簡單最直接的評價標準,就是計算力高低。
封建農耕文明和星際文明最大的差異,並不是後者擁有了多少先進技術,而是擁有了更加強悍的迅速的計算力。
就像在古代,秋收之時徵收稅賦,資料統計就會讓人非常頭疼,人們從最原始的打繩結,再到發明算盤,計算力的提高,就是文明的進步。
而在現代,天氣預報、材料設計、資源勘探、醫療服務等等,是什麼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方便快捷?還不是強大的計算力!
畢竟,科學研究分為理論、實驗和數值計算三個階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數值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