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1章 瘋狂燒錢!(第1/2頁)
章節報錯
哈拉剋星球。
昔日的澤卡朦小鎮,如今已經變成了一座極為龐大的科研城。
一座座大型科研實驗室像是雨後春筍一般,不斷的拔地而起,讓城市的規模不斷的擴大。
而在所有科研實驗裝置當中,最最龐大的一個,便是從小鎮以西十公裡外為,一直延伸到了三百多公裡外的超級大型強子對撞機。
這臺機器毫無疑問,是地球人類文明有史以來,建造的最為龐大的科研成套裝置。
在很早以前,人類的粒子物理學家就為了研究發現新粒子,而多國聯合設計建造了大型強子對撞機,為人類探索研究什麼是質量、探索研究暗物質和反物質、高能條件下的多維空間、發現宇宙射線、模擬微型黑洞等等,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貢獻。
而如今,秦天斥巨資打造的這臺超級大型強子對撞機,光是長度就足足有357公裡,比起當初多國聯合在歐洲打造的強子對撞機,長度多出了幾十倍、重量增加了上百倍。
不僅如此,在技術組成、功能設計、計算控制等等方面,也是極大的技術領先。
這臺總質量近千萬噸的超級龐然大物,即便是從太空中,都能清楚看到它那宏偉無比的身軀,那雲白色的圓柱體,彷彿是在大地上寫了畫了一條碩大的橫線。
之所以要不惜代價的建造成這麼大,還不是為了滿足科研實驗需求,尤其是空間物理研究院的多維度空間研究課題。
根據廣義相對論,宇宙之中存在著隱藏維度的空間。
而又根據弦理論,人類目前所生存的是三維空間,加上時間軸便是四維時空,但宇宙並非只有四維,它是十維的。
不過,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不可能一蹴而就全部研究吃透。
這臺裝置投用之後,主要目標便是破解第五個維度的秘密,將來再陸續研究第六、第七……等等其他更高的維度。
當然,任何裝置都是要消耗能量的,永動機是不可能存在的。
單單是為了供應這臺超級大型強子對撞機,秦天就足足在附近建造了三座超大型的聚能發電站,並修建了一座更加先進的物質湮滅發電站。
這個發電站可就牛逼了。
發電最低階最原始的手段,也就是化學燃燒,比如燒煤炭、燒柴油等,都是生成熱量之後,將鍋爐內的水燒烤成了水蒸氣,然後推動輪機轉動從而切割磁感線發電。
為了清潔,人類又發明瞭利用水從高處流向低處的勢能差,從而推動轉子發電的水電站,再有風力發電、潮汐發電、地熱發電等等。
即便是到了後來的核裂變電站、核聚變電站,其本質上也都是‘燒開水、推轉子’的過程,不過有了反物質,一切大不同了。
重原子核分裂,就像原子彈爆炸一樣有不小的威力,而原子核的聚變,便是威力更加恐怖巨大的氫彈。
但說到底,它們的能量釋放強弱,是完全取決於質量的虧損多少。
質量虧損越大,釋放的能量越強。
所以,當反物質與正物質碰撞相互湮滅,同歸於盡、正負為零的過程,那損失的能量會更加兇猛恐怖,釋放出來的能量當然也極為兇悍。
利用物質湮滅的原理來發電,還有一個極大的好處,那就是不需要‘燒開水’這個原始而又落後的過程,因為物質湮滅之時的強大能量釋放,就是釋放了大量的電子。
而電是什麼?
本質上,不過是電子的定向移動而已。
有了龐大的電子,那麼再透過尖端技術控制其有規律移動,不就帶來了極為充沛的電能了嗎?只不過這樣的發電站,技術檔次太高,安全控制性必須要強,所以造價太過於昂貴。
即便壕如秦天,也只不過才建造了一座而已,也就超級大型強子對撞機要進行高能實驗的時候,或者是緊急需要龐大電能之時,才臨時啟動進行供電充能。
反物質太過於珍貴,還是用宇宙之中很容易開採到的重氫元素,供應聚變發電站來得實惠。
如今地球那邊,尤其華夏境內,得益於可以源源不斷從其他星球獲得氘,採用‘氘氘’核聚變的方式所修建的大型聚變發電站,一座就足以滿足一個省的用電需求。
所以,電價已經便宜到敞開用隨便用的境地,居民和工業用電幾乎相當於免費了,而這也間接助推了電動車輛的大規模應用推廣,以至於燃油動力汽車都開始變為收藏品了。
此時此刻。
三座大型核聚變發電站,正源源不斷的提供強大電能。
超級大型強子對撞機,獲得了充足的能量供應,正進行連續不斷的加速碰撞試驗。
以秦天、星靈、侯瑞華為首的空間物理研究團隊,正利用星靈提供的太昊文明相關技術資料,進行一次次的臨界和亞臨界碰撞試驗。
“高維度的空間,只會存在於高能條件下!”
“第17次碰撞試驗,將質子的加速能量再增加480tev,爭取讓碰撞的能量釋放增加一萬億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