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7章 星戰魔域!(第1/4頁)
章節報錯
軍令如山!
智慧指揮系統從來都是嚴格執行命令,絕不拖延怠慢半點。
在浩渺星空之中,一片星雲附近。
多艘嚴格進行燈光和訊號管制的戰艦,接到命令之後,立刻啟動了動力系統。
慢車推進!低功率提速!
一艘艘戰艦的尾部,曲率躍遷發動機迸出炫目的蔚藍,色彩迷離而絢爛,澎湃的動力緩緩推動戰艦持續提速。
從藏匿位置出來之後,這些戰艦開始在輔助發動機和向量調解噴口的作用下,進行小半徑的快速調轉航向。
巍峨龐大的戰艦,像是在無數的大馬力拖輪助推下,在閃轉騰挪調整位置。
不過,星際戰艦畢竟是龐大大物,最小的龍魂級星際驅逐艦,長度都超過三千米,更別說那更加龐大兇猛的星際戰列艦了,那更是如同小行星似的超級大猛獸。
因此,這樣的轉彎姿態調整,可就不如汽車之類的掉頭轉彎那麼輕輕鬆鬆了,隨便轉個彎再調整一下戰鬥攻擊隊形,就繞出了一個直徑數百公裡的大圈。
而星際戰艦的提速,可就不是什麼汽車之類的可以比拼了。
汽車動輒講究的是百公裡加速時間,三五秒內都算是優秀。
但對於在太空之中作戰的星際戰艦而言,算的是將速度從零提升到光速的加速時間,三五秒太誇張,但三五十秒內能夠達到,便是足夠強悍了。
現如今,秦天命令實施第三套作戰方案。
擔負主攻任務的星際戰艦,自然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速度提升到極致,然後狂飆突進殺向魔域星球的多層防禦體系。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想要在星際戰爭之中,少捱打、高破防,保持足夠快的速度非常關鍵,快速攻擊、快速擺脫,可以較大程度上避免陷入膠著纏鬥狀態。
宇宙之中沒有空氣阻力影響,所以星際戰艦加速過程中,完全可以不用考慮開啟了彈艙,會不會影響氣動外形。
滋滋滋……
一艘艘星際戰艦加速過程中,一個個標準發射巢,相繼開啟了防護艙蓋,露出了提前就裝填好的一枚枚星際導彈。
前出發射的偵查感應衛星和探測器,利用電磁光感探測、引力波遙感等手段,偵測敵人的偵查衛星、星際堡壘等目標,並迅速將資料回傳。
接收到最後一次傳回的校正資料,所有導彈開始裝載火控資料了,智慧火控系統會有序分配目標,確保不會有星際導彈有遺漏或目標重疊。
對於一些特殊的目標,還會選用不同戰鬥部的單枚或者多枚星際導彈,發起飽和式的攻擊,以提高成功率。
智慧化的星際戰艦,接收資料、火控載入都非常之快,毫秒之間就完成了所有發射前的準備工作,而等第一批導彈發射之後,第二批導彈在自動裝填過程中,也將會進行火控資料載入,以便於節約時間。
伴隨著砰砰砰的一聲悶響,一枚枚星際導彈在超高壓電磁助推下,如同離弦之箭一般猛然躥出遠離了星際戰艦,藉助那強大的慣性作用,它們飛到了星際戰艦的更前方,然後按照既定的先後順序相繼點火。
剎那間!
星空之中,像是有無數的煙花綻放一般,一枚枚星際導彈猶如仙女撒花一般,呼嘯著拉著絢爛的尾光,不斷的向各自目標撲去。
宇宙之中,背景相對幹淨。
在星球大氣層內,無論是雷達還是光電探測儀器,都容易受到地形和天氣影響,高山峽谷和碧波大浪,都容易産生雜波影響,而霧霾、大霧等也容易讓紅外感應雷達探測波等被削弱,從而影響有效探測距離。
但是在外太空,任何探測儀器裝置,濾過宇宙輻射背景,可以相對清晰的辨別很遠距離的目標,幾乎是無遮無攔。
探測裝置‘看’得更遠更清晰,對於星際導彈而言可不是什麼好事兒。
因為在太空之中,星際導彈的突防手段非常單一,不可能像在星球大氣層內,可以高空高速突防,也可以低空藉助地形地貌掩護實施超低空突防,在太空中就只有用足夠快的速度,足夠隨機的機動變化,讓敵人的防禦裝置看得到卻打不到就行。
恰如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