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神中隊的駐地,與航空兵基地不算遠,因為經常要利用機場內的運輸機展開空降訓練,雙方駐地之間甚至有專門的直達公路、通訊專線。

所以,約翰達非常非常清楚,比克威爾戰場到底發生了什麼,他也非常明白,假如被派去前線,極有可能遭遇到的,是有生以來最強大的勁敵。

然而……

人往往就是如此,越擔心什麼,就越容易發生什麼。

因集團高層一致同意,安全部一聲令下,作為精銳殺手鐧的第17中隊出征比克威爾。

戰神中隊,是僅有的全建制裝備機甲的作戰力量。

對於只達到了四級科技文明水平的掠奪者文明而言,雖然已經接觸到了人工智慧,在工程材料、動力傳動、系統整合等等方面也具備不錯的實力,但是想要製造高效能的機甲,卻也十分的不容易,好不容易製造出來,成本也會十分高昂。

所以,無論是大迖集團、額爾諾工業集團,還是卡波拉斯……任何一家巨頭給自家陸地部佇列裝的裝備,那當然是要以貼近實戰為主,要求裝備要有經濟性、通用性和實用性,畢竟一個個師,動輒人數很多。裝備量也很大。

作為高階昂貴裝備的機甲,自然是少量裝備,用來驗證技術、探索戰法、磨練戰術等等,等將來技術更加進步、工藝更加成熟、成本更加低廉,才能夠用機甲來進行大規模的換裝。

研發一代、實驗一代、裝備一代、淘汰一代。

武器裝備的研發與換裝歷程,永遠都是秉承這個規律,技術最先進的,永遠是在實驗室裡,其次是小規模部隊裝備的,然後部隊大規模裝備的是最實用也是經濟性最好的,淘汰的都是落後的報廢的。

戰神中隊很幸運,他們就是屬於‘實驗一代’,整個中隊全部列裝清一色的機甲,並且還配屬有專門的機甲運輸車、機甲保障車等等,看似一個‘中隊’的編制,其實人數早就破千,相當於一個團的兵力了。

接到命令的剎那,約翰達腦袋都有些發懵。

這……這就要去比克威爾死戰了嗎?

這就要去和勁敵,打個你死我活了嗎?

命令來的太突然太急促了,以至於約翰達都還沒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他甚至突然感覺到,自己連對手的基本資訊都沒掌握,他們兵力裝備如何、戰術戰法咋樣,統統都不清楚。

而約翰達詢問上級,得到的答複是相關情報資訊,會很快以郵件傳送給他,同時還傳達了集團高層的意思,那就是即刻出徵,以最快的速度奔赴比克威爾戰場。

最快速度?能有多快?

約翰達連吐槽的心都沒了,他集結部隊宣佈命令、整理裝備、領取彈藥、裝載登機……第17中隊畢竟不是常年24小時戰備,隨時可以快速出動的戰略快反部隊,。

而且機甲這樣的先進高階貨,更是精貴得很,出征之前他們還要檢修檢查,萬一燃料電池沒裝足,到了戰場上動彈不了一小時就沒動力無法動彈了,那才悲劇。

磨磨蹭蹭的折騰一番,等‘戰神中隊’搭乘一架架運輸機‘冒死’出發,已經是命令傳達到基地的三個小時後了。

倘若再加上之前集團高層召開戰役討論會議,然後才做出讓‘戰神中隊’出發的決議,這耽擱的三個多小時,相當於大半天的時間已經沒了。

更何況,為了配合戰神中隊行動,不至於讓他們是去白白送死,安全部的高階指揮官們,還要組織其他兵種參與配合。

比如出動戰略轟炸機實施遠距離的巡航導彈攻擊,用飽和式的導彈攻擊,替戰神中隊開路,另外還調派原本用於裝備於星際戰艦的太空戰鬥機,給戰神中隊的運輸機機群護航。

甚至,指揮官們還考慮到戰神中隊實施機降之後,要得到足夠的火力支援,所以他們還調派了足足4個重型自行火炮團、3個遠端火箭炮營、2個戰術導彈營……這麼多火力打擊力量,都是給戰神中隊預備的,他們將提供強有力的火力支援。

一場戰役,牽一發而動全身。

高技術條件下的戰爭,那絕非是單一兵種之間的廝殺較量,而是多兵種、多維度的體系對抗。

當卡波拉斯電氣化工業集團如此大動幹戈之時,遠在沙漠城內的‘終結者’人工智慧系統,會熟視無睹嗎?

答案當然是不可能!

敵人如此氣勢洶洶的捲土從來,看架勢是非要收複比克威爾不可了,那麼一場高烈度的廝殺大戰已經在所難免,那麼除了積極調整部署、靈活應戰之外,終結者還做了另一件事。

咻~咻~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