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機出動與回收全過程,都要進行直播展示,讓其他飛行員能看得仔細。

“按照標準作業流程檢查完畢之後,進入飛行座艙內,切莫別忘記了我之前的叮囑!”

秦天透過攀登梯,攀爬進入了飛行座艙內後,智慧機器人離開,直播畫面由飛行座艙內的監控透過共享資料鏈提供。

蚌殼式的扇形飛行座艙艙蓋緩緩關閉,秦天繫上安全帶,開始逐一檢查各機載系統,同時給飛行們加以講解。

“謹記!雖然我們的太空戰機配備有先進的人工智慧管理系統,它能夠統一協調的幫我們管理包括武器、通訊、電子戰、偵查等多個子系統,但是為求穩妥,我們必須逐一確認檢查,最好是檢查過程中,進行語音複述,方便黑匣子記錄!”

“檢查完畢之後,就可以進入標準起飛作業流程!這時候千萬記得,我們現在所處位置是星際母艦的機庫內,而星際母艦此時此刻的飛行速度,有可能是每秒十幾公裡,也有可能是幾萬甚至十幾萬公裡!”

“我們起飛採用如同航空母艦上差不多的電磁彈s方式,簡單、迅速而且安全,因此這時候要記住的是,太空戰機前往起飛區,在被彈s離開之前,速度一定要慢,一旦速度太快,假如戰爭期間星際母艦高速機動出現顛簸,太空戰機就很有可能是失去平穩!”

“在抵達起飛區,與電磁彈s器掛鈎連上之後,確認所有狀態無誤,低功率開啟動力系統,通報飛控準備就緒,然後記得被彈離星際母艦後,就加大功率輸出……”

秦天一邊充當教練解說,一邊熟稔的駕駛c控太空戰機。

在引導員的指引下,太空戰機緩緩抵達了起飛區,準備彈s起飛。

與在核動力航空母艦上被彈s起飛不同,太空戰機被彈s出去,並沒有要求必須達到很快的離艦速度,彈s是為了追求角度,讓戰機斜向前方飛行,遠離星際母艦的飛行航道,避免撞上,因此電磁彈s的行程很短,只有不到50米。

而且戰時為了快速出動太空戰機,機庫艙門全部長時間開啟,一架架太空戰機直接在機庫內加速沖刺起飛即可,用電磁彈s器斜向彈s起飛,主要用於小批次出動,比如安排前進偵查、防禦警戒,要的就是太空戰機起飛之後,就能迅速超過星際母艦撲向前方。

喀嚓!

太空戰機被快速固定就位之後,隨著飛行指揮控制中心一聲令下,原本常閉關著的艙壁閘門快速開啟,露出了一個巨大的起飛視窗。

同時編號1015的tf11‘戰隼’太空戰機,兩臺等離子體發動機尾噴口越發變亮,在嗡的一聲中,被陡然加速,像是被巨大的彈弓給崩飛了出去。

咻!

高速竄出太空母艦的太空戰機,因為慣性作用本來初速度就非常快了,而秦天加大功率輸出,戰機尾部猛然噴冒出蔚藍色的粒子束光環,助推戰機猶如一枚流星一般,迅速沖向了星際母艦前方。

而幾乎就在太空戰機被彈s出去的一剎那,自動感應的艙壁閘門就自動關閉了。

外太空真空環境太惡劣了,超低溫、多輻s,所以閘門必須時常處於關閉狀態,戰機出動才會短時間開啟,但戰機離開後就會當即關閉。

狂飆!

飛奔!

秦天駕駛著太空戰機,如同流星一樣不斷加速,沒多久就已經甩掉了星際母艦數百公裡的距離,而且隨著進一步的加速,距離越拉越大。

太空中飛行雖然有些兇險,但也有好處。

高度真空的環境下,沒有任何飛行阻力,等離子體發動機産生的澎湃動力,會一直助推太空戰機加速,即便關停了發動機,沒有阻力作用,太空戰機也會一直保持很快的速度飛行。

而且沒有氣流擾動和空氣阻力作用,更沒有重力影響,所以太空戰機可以做很多高過載的機動動作,而不用擔心結構受力變形甚至是淩空解體。

另外沒有大氣層內的雲霧幹擾,光電感應探測和雷達探測距離將進一步增大,重力變化引起的引力波異動感應,也更加準確。

而此時此刻!

狂飆突進的太空戰機,籠罩著一層薄薄的淡藍色,那是太空戰機的防護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