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華夏,有很多高科技産品,是不少國家看都看不懂的。

比如,正如火如荼建設投産的新型核能發電站,因為幾乎沒有任何技術資料可供研究,只知道此類電站一出,華夏很多火電站和水電站新建專案就停止審批了,一些裝機量小、效率低的火電站幹脆就拆了,減少煤炭燃放環境變得更好,電價更低經濟更活躍,可外國對這種新型核能,卻一概不知。

再比如,第五代通訊技術産業中,最重要的智慧核心模組,有外國的科研機構買來裝置之後,直接強行拆解,拆開以後發現裡面其實並不是矽晶體結構的大規模積體電路,與傳統的cpu不同,小小的一片複合材料光柵裡面,有很多細到奈米級的光子通道。

奈米級的微加工技術?微樂科技是怎麼做到將指甲蓋大小的東西,加工製造成光子運算模組的?需要用什麼加工裝置、怎麼樣的工藝?

令很多傳統發達國家想不通、猜不透的‘黑科技’産品,還有不少,尤其是微樂航天科技出口的光榮系列貨運飛船,那真是想拆卻又不敢拆。

擔心拆了之後,逆向測繪沒什麼用,而且拆解之後無法組裝複原導致飛船不能使用,可是不在保修範圍內的,單價25億美元的大家夥,誰也沒那個氣魄。

這就好比,將一臺高效能膝上型電腦,跨越時空扔給20世紀剛研發了巨型機的人們,拆了也學不到什麼東西,因為最核心的智慧系統原始碼學不到、大量精密儀器部件就算是測繪出圖,可也不知道用什麼材料、什麼工藝製造。

這一次的大閱兵,就更是讓很多傳統強國,徹底服了。

智慧機器人常見,可軍事用途的該怎麼弄?

裡最受歡迎的‘驍龍’機甲戰士,怎麼就成了現實中的制式裝備了呢?是怎麼設計製造的?怎麼c控作戰的?跟玩遊戲一樣嗎?

最最嚇人的,還是那暗影無人戰鬥機了。

暗影無人戰鬥機的亮相,其震撼程度,絲毫不亞於當年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的出現,在軍事學家們眼裡,這可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先進武器,採用能量武器、人工智慧控制、超高音速巡航……有眾多秒殺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的效能特徵,完全可以將其認定為第六代戰機了。

那麼,華夏的第六代戰機都裝備服役了,那其他國家的呢?

呃……貌似很多國家和地區,第三代戰鬥機普及率都還不高,一些弱小國家,甚至還在用噴氣式教練機充當航空作戰中堅力量。

就連一些傳統發達強國,因為財力有限,都還沒具備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的大規模裝備能力,對第六代戰機,更是停留在幻想狀態,壓根兒就不知道該怎麼搞,傳統的渦輪噴氣式發動機效能存在極限,怎麼挖掘潛能都是白搭,都還在想方設法做脈沖爆震發動機的研究。

沒有更新更強的發動機,就不可能有新一代的戰機。

就這一點,有了微樂集團這個超級大外掛的華夏,真是讓很多國家羨慕到流口水了。

都恨不得近距離看一看暗影無人戰鬥機,要是能夠觀摩一下它的飛行表演、實戰大秀,那更是做夢都要笑醒了。

但很可惜的是,如此高機密的國之利器,華夏怎麼可能輕易讓他們接觸,能在大閱兵上短暫亮相,能夠大飽眼福,就知足吧!

……

差距!

越來越大的差距!

國際競爭向來是憑實力說話,任何角逐,歸根結底還是國家之間的綜合國力競爭。

擁有超強實力的華夏,在各種國際事務中已經佔據了絕對主動,某些國家再也不敢動輒將航母戰鬥群拉出來溜達炫耀了。

航母戰鬥群有什麼牛的?

裝備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的核動力航母戰鬥群,在面對能以好幾倍音速高空巡航的暗影無人戰鬥機,那就真是開著拖拉機追f1頂級方程式賽車,怎麼防得住?

而且,微樂科技的國防裝備事業部部長顧大為,在新聞直播中公然承認了,暗影無人戰鬥機的作戰航程超過了一萬公裡,具有八倍以上音速的長時間超音速巡航能力……

這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