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又是一年上巳節, 聽聞今年聖人帶了貴妃以及朝中大臣皇子去了芙蓉園賞花,如今正是牡丹盛開之時, 因貴妃最愛此花,聖人便讓人在芙蓉園栽滿各色牡丹,其中不乏珍惜品種,可見對貴妃之寵愛。
而賞花過後,曲江池邊被千牛衛闢出一塊空地來, 支起紅帳, 供皇家女眷們賞景遊玩。今年聖人特意允了朝中重臣們帶女眷一起共賞美景, 是以便有些不甚眼熟的年輕面孔出現。
玉茗安頓好懷兒,跟那幾位王妃坐了一起,她身邊則坐了太華公主, 她兩年前嫁給了楊貴妃的堂兄, 住在單獨的公主府中,是以這兩年少有進宮, 連玉茗也甚少見到她,今日一見, 便說起許久未能聊起的話來, 倒也不甚無聊。
此刻,她坐在玉茗身邊, 逗弄著懷兒, 雖出嫁兩年,卻因年齡尚小,卻沒有一點婦人的樣子來。聽到背後那幾位王妃說著那些城中軼事, 她撇了撇嘴,拉著玉茗往一旁坐了坐,似是不想聽。
玉茗見他這般,笑著小聲問:“公主為何這般不高興?”
太華餘光掃了背後一眼,悄聲說:“那幾個王妃實在是聒噪的緊,壞了這春光景緻。”
玉茗一聽便忍俊不禁,這位公主雖說乖巧伶俐,卻也是個直來直去的性子,也是因此,她兩人才會親近。
這時,遠遠地有笑聲傳來,她循聲望去,只見幾丈開外有人蕩起了鞦韆,而那上面的女子,便是楊貴妃。想當年她也曾見楊玉環這般蕩鞦韆,只不過誰能想到,十年過後,在後面將她推動的,卻是那位大唐帝國的皇帝。
她搖了搖頭,這些事與她終是無關。她低下頭來繼續照看幼子,倒是太華看著遠處,嘆了口氣:“早知如此,當初貴妃就不該入了壽王府,害的十八哥遭了那些難。”
這話一出,即便知道她與貴妃關系甚好,卻也驚得玉茗趕忙伸手捂住她的嘴,說道:“公主慎言,這話怎能在大庭廣眾下說,若是被人聽了去傳給聖人,不知又要出什麼亂子。”
太華無所謂的甩甩頭:“那有如何,大不了也罷了我那駙馬的官位,只不過,”她突然一笑:“可惜我那駙馬也是楊家人,如此這般,倒不知父皇要貶還是要殺呢?”
玉茗見她這般,仔細一想,好像也是這麼個道理,無奈的笑:“你呀,真不知該說什麼好。”
太華抖了個鬼機靈,心情大好,突然想起一事來,跟她說道:“那一日楊國忠來府上,我偷偷在門口聽了幾句,似乎是要將楊家一位女子嫁入宮中,只不過沒聽到是誰。”
玉茗聽了奇怪,問道:“楊家如今封了三位夫人,楊國舅官拜劍南節度使,其餘那些也封了官做,為何還要跟皇家聯姻?”
太華搖搖頭:“嫂子未免太過天真,哪有嫌權勢少的,我聽說那李林甫病重,眼見是不成了,恐怕楊國忠便是打算要接替右相之位了。聯姻不過是幌子,好似我嫁入楊家,不過是父皇賜的恩寵罷了。”
她嘆口氣,臉上顯出一絲落寞:“你別看我們這些公主表面風光,就算聖人再寵愛,早晚還是要當了聯姻的工具。”
玉茗看她這般,有些心疼,拍了拍她的背勸道:“公主何必多想,我聽聞駙馬對你極好,就算是聖人賜婚,總歸是為你覓了位良婿。”
太華點點頭:“嫂子說的我明白,不過是隨口一說罷了。”她往旁邊掃了眼,輕聲說:“只是,嫂子還請多小心些,宮內這些皇子中,我那十八哥是最為出眾的,也唯有他府中沒有侍妾,就怕聖人賜婚會……”
她話沒說完,玉茗已猜出後半句,心中一涼。她以為嫁入王府,只要安心不惹事便可以跟李瑁好好地過日子,卻忘了,就算他在不受寵,卻畢竟也是皇子,是聖人的親生兒子。楊家想要聯姻,只要一個姓李的皇子便足夠了。
她越想越心驚,連賞景的心情也沒了,早早的便回了府,坐在屋中想著心事,連李瑁回來也未發覺,直到他坐在身邊,握住她的手,才回過神來。
“在想什麼如此入神?”他笑著問。
她忙掩飾了下失態,回答道:“沒有,只是想到幾個月後便是懷兒生辰了,到時必定要慶賀,盤算著這些日子該準備什麼罷了。”
“還有好幾個月,不急於這一時,你呀,就是心事太多。”他笑著颳了下她的鼻子,輕撫著她的手說:“看這天,今年怕是要熱的早一些,幸好讓人早早的備下冰塊藏於地窖中,你便不必再受暑熱折磨。”